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

  • 字数: 188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德)阿图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 著;韦启昌 译
  • 商品条码: 978720813753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2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人生的智慧就是如何尽量称心、愉快地度过一生这样一门艺术。关于这方面的教诲在哲学上可称为“幸福论”。因此,叔本华著的这本《人生的智慧》教导人们如何才能享有一个幸福的生存。对于人的幸福起着首要关键作用的,是属于人的主体的美好素质,这些包括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体魄。在这世上村在三种力:明智、力量和运气。我相信运气至为重要。
作者简介
阿图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是德国有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1788年2月22日诞生在但泽(今波兰格旦斯克)一个异常显赫的富商家庭,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叔本华家产万贯,但不得志,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25岁发表了认识论的名篇《论充足理性原则的四重根》。30岁完成了主要著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首版发行500本,绝大部分放在仓库里。53岁出版《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62岁完成《附录和补遗》,印数750本,没有稿费。65岁时《附录和补遗》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成名,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头颅无力承受月桂花环。”1860年9月21日在法兰克福病逝。
韦启昌,1962年出生于广州,现于澳大利亚行医。有两样东西可说是我这一生中的挚爱,能有缘对其深入了解并从中得益,我真算是够幸运的了。这两样东西就是叔本华的著作和古老的中医。对于叔本华,我可说是一见钟情,继而与其私订终身。现在及未来,那肯定将是长相厮守、白头到老。叔本华思想所引起我的赞叹、爱慕,给予我的精神愉悦,也只有中医的理论及实践可堪相比。两者都是那样的深邃、朴实、直接,其根本观点在主要的方面竟然是惊人的一致。以后有机会,笔者或许会把这方面的体会公诸同好呢。我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邂逅”叔本华的,并为之“惊艳”,虽然那是在街边买到的叔本华《人生的智慧》的台湾节译本,译文也不算好。自那以后,我就以能阅读叔本华、茨威格的原文为享受目标。托玛斯·曼津津乐道的“斜躺在沙发上整天阅读叔本华”的美妙感觉,肯定是得到个中三昧而发。叔本华的著作给予了我许多,翻译它们是某种微不足道的答谢。正如中医给予我如此之多,我就以中医给病人解除痛苦作回报一样。看到读者通过我的译本而欣赏到叔本华,就犹如看到病人经我之手解除了病痛。很实在的报酬对我来说不过如此。当初翻译叔本华的著作,并没想到能够出版。现在这些曲高和寡的书竟有幸一版再版,已经相当难得。至此,笔者夫复何求?译著包括:《人生的智慧》、《叔本华思想随笔》、“叔本华美学随笔》、《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阿德勒著《儿童的人格构成及其培养》。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基本的划分
第二章 人的自身
第三章 人所拥有的财产
第四章 人所展现的表象
第五章 建议和格言
第一部分 泛论
第二部分 我们对待自己的态度
第三部分 我们对他人应采取的态度
第四部分 我们对于命运和世事的发展所应抱持的态度
第六章 人生的各个阶段
附 叔本华的生平轶事
叔本华哲学的神奇魅力与影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