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佛说死亡

佛说死亡

  • 字数: 2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张岂之 主编,海波 著 著
  • 商品条码: 9787224079104
  • 版次: 0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定价:¥2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佛教经典在西方受到社会和学界的双重推崇,是人类破解死亡的指导手册,同《埃及亡灵书》一起被奉为“死亡学宝典”。本书从中国传统看待死亡、处理死亡事件入手,再结合现代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展现佛教死亡观的各个主要层面及其对华夏死亡文化的影响,前者典型如:死亡时刻发生了什么?存在死后世界吗?后者典型如:为什么家中丧亲对逝者有“做七”的习俗?等等。通读本书,将会了解古往今来、东方与西方对死亡的探寻和认知,不乏有趣的知识和睿智的启迪,且听作者娓娓道来。
内容简介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根本问题,讨论佛教的生死观,既是对古代佛教的人生观做一个历史性的总结,也是为发展当前的终极关怀提供更多的思想参考。本书以现代死亡学的视角,研究中国佛教的死亡观,通过梳理佛教丰富的死亡理论和实践体系,力图揭示中国佛教死亡观的建立、发展和影响脉络,并试着在有限的范围内完成其现代价值的转换。
目录
序 导读 前言 发现死亡——中国佛教死亡观之视角 一 中国传统死亡观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国死亡观的初成 (二)儒家死亡观 (三)道家死亡观 二 佛教死亡观之视角 (一)佛教死亡观之视角 (二)孔、老、释之临终表现 三 佛教与传统死亡观的承接 (一)传统死亡观的理论空白 (二)佛教死亡观与传统死亡观的接轨 解析死亡——中国佛教死亡观的基石 一 死因探源—__佛教的生命观 二 死亡困惑——轮回主体 三 死亡解密——死亡的过程 (一)濒死期的身心状况——生有之末 (二)死亡判定——死有 (三)死后阶段——中有 四 死后去向——来生 超越死亡——中国佛教死亡观之宗旨 一 佛教对死亡的分类 二 死亡的提升——人天乘的追求 (一)人天乘在中国的盛行 (二)实现人天道的途径 三 死亡的升华——净土的向往 (一)印度佛教之净土 (二)净土在中国的流传 (三)净土修行的临终照顾 四 生命的终极——涅?的圆满 (一)终极超越——涅? (二)通往涅?的实践 佛教死亡观对中国丧葬风俗的影响 一 佛教对中国传统丧祭仪式的变革 (一)斋会——佛教介入传统丧仪的初期形式 (二)法会——佛教变革传统丧仪的成熟形式 (三)传统祭祀仪式的佛教化延伸 二 佛教对中国传统葬式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葬式 (二)佛教葬式之流传 (三>佛教葬式与传统葬式的结合 三 墓葬中的佛教因素 (一)墓上建筑的佛教因素 (二)墓内因素的佛教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中文书目 二 外文书目 跋 附录 后记 再版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