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陶瓷鉴定史

中国陶瓷鉴定史

  • 字数: 35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 作者: 赵宏 著
  • 商品条码: 9787512206380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5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完成一个崭新的课题,即勾勒出中国陶瓷鉴定历史的大致轮廓,并为现实陶瓷鉴定者提供陶瓷鉴定发展的历史线索。从目前一般的角度来看,陶瓷鉴定就是简单地面对实物,确定它的年代;然而陶瓷鉴定的内涵远比这丰富得多,即使是如一般认为的确定实物的年代,也应该看到真正准确地把握实物的时代需要有许多方面的准备,并且鉴定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层出不穷。因此要想真正展示中国陶瓷鉴定的发展历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幸的是,中国陶瓷鉴定的发展是与中国陶瓷史学的发展相同步的,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许多文献资料,从一个角度去研究,是陶瓷史学的内容,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就是陶瓷鉴定的内容。诚然,鉴定是实践,是面对实物进行分析和判断;然而在今天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陶瓷鉴定大家把他们的鉴定心得写成著作出版,因而他们的实践经历也就反映在他们的著作里。在古代也是一样,陶瓷鉴定的心得往往见诸于文字,而不是象某些工艺制作师傅传承徒弟那样,一旦传授不得力就会使这种工艺制作失传。这样,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有关陶瓷研究、陶瓷制作实录、陶瓷鉴定的经验总结,为笔者勾勒中国陶瓷鉴定史的大概轮廓,提供了基本的资料,从而使笔者完成这一崭新的课题有了可能。
目录
导语
第一篇 陶瓷与鉴定
附录:中国古代陶器的发展概况
第二篇 陶瓷鉴定产生的时代背景
附录:中国古代陶器胎体鉴定
第三篇 宋人笔记
附录:中国古代陶器造型鉴定
第四篇 功利倾向的出现与发展
附录:中国古代陶器彩釉鉴定
第五篇 明人笔记
附录:中国古代陶器纹饰鉴定
第六篇 传统陶瓷史学的定型与鉴定的发展
附录:中国古代瓷器胎体的鉴定
第七篇 功利化陶瓷鉴定的发展
第一章 陈浏的《陶雅》
第二章 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
第三章 邵蛰民的《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
第四章 佚名的《瓷鉴》
第五章 赵汝珍的《古玩指南》
第六章 清代、民国时期的瓷器鉴定方式
附录:中国古代瓷器造型鉴定
第八篇 作为鉴定主流的功利化鉴定
第一章 孙瀛洲的《元明清瓷器鉴定》
第二章 耿宝昌的《明清瓷器鉴定》
第三章 叶佩兰的《元代瓷器》
第四章 赵自强的《古瓷鉴定》
第五章 张浦生的《青花瓷器鉴定》
第六章 王莉英的《陶瓷器鉴赏与收藏》
第七章 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瓷器鉴定基础》
附录:中国古代瓷器釉彩鉴定
第九篇 诸门陶瓷鉴定
第一章 陶瓷考古鉴定
第二章 科学实验陶瓷鉴定
第三章 陶瓷文化鉴定
附录:中国古代瓷纹饰鉴定
第十篇 仿古瓷
附录:中国古代瓷器款识鉴定
第十一篇 陶瓷鉴定的常用术语
附录:中国古代陶器鉴别要点举偶
第十二篇 陶瓷鉴定史综论
第一章 陶瓷鉴定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陶瓷鉴定规律略论
第三章 陶瓷大鉴定
附录:中国古代瓷器鉴别要点举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