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当代岭南文化名家

当代岭南文化名家

  • 字数: 310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杨奇,邓琼 著 著
  • 商品条码: 978721811081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4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杨奇(精)》为《当代岭南文化名家》丛书之一。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名家小传”以时间顺序为线索,介绍杨奇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及办报历程;第二部分“从艺访谈”收录各时期对杨奇的访谈记录,并增加对其新的访谈文章;第三部分“代表作精选”涵盖杨奇历年发表文章,并节选其《粤港飞鸿踏雪泥》《香港沦陷大营救》等专著。该书对岭南岭南报界泰斗杨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突出体现了“文化粤军”的内涵。
作者简介
杨奇,广东中山人,1922年出生,1940年毕业于香港中国新闻学院,并任《文艺青年》半月刊编辑,皖南事变后旋即奉命到东江游击区办报,先后任《东江民报》主编、东江纵队机关报《前进报》社长。抗日战争胜利后,返香港创办《正报》,任社长;1947年初,协助乔冠华筹办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同年10月起任《华商报》经理、代总编辑。兼任中共香港工委候补委员、报刊委员会副书记。1949年10月,任《南方日报》副社长。1957年参与创办《羊城晚报》,并长期担任总编辑。1973年任中共肇庆地委宣传部部长。1974年10月起任广东人民出版社社长、广东省出版事业管理局局长。1978年重返香港,历任中央驻港代表机构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秘书长、宣传部部长、秘书长。1988年接任《大公报》社长,1992年离休。曾主编《香港概论》,著有《香港智力阶级》(与唐鸣合撰)、《见证两大历史壮举》等。
邓琼,资深媒体人,现任《羊城晚报》副刊编辑部副主任。
目录
第一篇杨奇传略
第一节(附特写:咖啡馆里的誓言)
第二节(附特写:出生入死办《前进报》)
第三节(附特写:来自深山密林的恋人)
第四节(附特写:全社员工一夜撤离)
第五节(附特写:南北二人亲如兄弟)
第六节(附特写:总编辑强调“人民性”)
第七节(附特写:最早批判“四人帮”谬论的新书)
第八节(附特写:“党外知交”查良镛)
第九节(附特写:岭南四大家合作逾百佳作)
第十节(附特写:“五年磨一剑”的《香港概论》)
第十一节(附特写:离休后的著作《香港智力阶级》)
第二篇对话杨奇
杨奇和报纸结下的是一生之缘(李怀宇)
香港新华分社筹建者访谈录(路剑)
一个报人在看不见的战线(邓琼)
第三篇杨奇作品
Ⅰ办报经历
潜入敌占区办《前进报》
香港《正报》的战斗历程
独树一帜的香港《华商报》——在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主办的学术座谈会上的发言
复刊后的香港《华商报》
创办《南方日报》的准备工作
新的中国,新的广东,新的报纸——《南方日报》创刊纪实
“反右派”高潮中创办《羊城晚报》
陶铸与《羊城晚报》——为纪念《羊城晚报》创办50周年提供一些史实
港澳中资报纸的性质、任务和办报方针——1986年3月在香港报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港报港办”再写新篇——1988年10月3日在《大公报》全社大会上的讲话
Ⅱ特写、散文
一个游击队员之死
和韬奋相处的日子
罗浮礼赞
春花灿熳白云山
Ⅲ评论、随笔
庆贺基本法谱写新历史
香港新的社会矛盾与阶级结构
抵抗文化霸权捍卫中华文化
传记、回忆录失实种种
听总理讲话忆舆论监督——写于广东省老记协成立25周年
何须惆怅近黄昏——在广东省老记协祝寿会上的发言
“老记”不老——写于《羊城晚报》老记协成立15周年
Ⅳ为人作序
从杂工到学者——刘逸生《学海苦航》序
浓墨重彩的历史图卷——李春晓长篇小说《西关大宅》序
开拓视野探索世界——李春晓、袁效贤《走读地球村》序
从记者型到学者型的知识分子——施汉荣《港澳和平回归与经济社会论文集》代序
Ⅴ缅怀先贤
怀念香港分局书记方方
杨康华重视报刊工作
尹林平与《前进报》
默诵遗篇悼我师
遥祭夏公
哀思老社长曾彦修
Ⅵ史实简编
虎穴抢救——日军攻占香港后中共营救文化群英始末
风雨同舟——护送民主群英离港北上参加新政协始末
附录杨奇新闻出版年表简编(1922-201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