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信托制度的经济结构

信托制度的经济结构

  • 字数: 3090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 作者: 刘鸣炜 著 汪其昌 译
  • 商品条码: 9787547609286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41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信托制度是英国封建保有制下的地产权与普通法和衡平法相结合发展形成的产物,是在与大陆民法系几百年自由竞争中胜出而通行于全球的一种正式制度。与从概念和条文出发理解信托制度不同,刘鸣炜编著的《信托制度的经济结构》运用法经济学理论和思维方法,结合判例,评析了对信托不同理解的几种学说,解析了信托制度的内部结构,认为信托不是合同、企业组织和法律实体,而首先是财产权利,受益人权利是剩余索取权,不是债权。与大陆民法系把财产分解为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四个权能不同,信托制度的权利分解和信托义务的治理方式特别适于财产传承和财富管理。这对信托的司法审理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刘鸣炜,英国国王学院法律哲学博士,美国纽约州注册律师和特许财务分析师,获香港政府委任太平绅士和铜紫荆星章,现为香港华人置业集团副主席,任香港民间智库组织智经研究中心副主席,海洋公园公司董事和香港外汇基金咨询委员会辖下的金融基建委员会委员,同时出任北京大学和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董,主要研究领域为信托法、衡平法和法律史。
目录
丛书总序/吴晓灵
译者序
前言
导论
PART I 信托作为合同:公司的法经济学理论瑕疵
第一章 信托契约与合同理论
导言
信托契约
信托不是合同
合同比喻的幻觉
信托契约综合征
授权委托人执行身份的不确定性
结论加
第二章 代理成本和合同的联结
导言
合同联结的瑕疵
减少代理成本?
还是管理利益冲突?
信托法作为减少代理成本机制的不足
从被动信托到自由裁量信托的轮回
结论
PART II 信托作为企业:非企业的类企业特质
第三章 信托作为实体
导言
债权人、负债与资产分离
信托法中资产分离的基本但又不充分的作用
历史上的资产分离和法律实体
信托法与组织法的差异
商事中信托的支撑作用
大陆民法中的信托和实体理论
结论
第四章 信托作为有经济功能的企业
导言
机构、组织和交易成本
威廉姆森:命令和企业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计量
格罗斯曼、哈特和莫尔:敲竹杠
企业内部转移和市场交易
结论
第五章 信托在商事中的功能
导言
谨慎义务和风险承担
谨慎义务和风险承担:信托与公司的比较
公平义务与风险承担
谨慎义务和公平义务的可模仿性质
信托作为商业载体的经济特征
结论
PART III 信托作为财产:财产罕见的回归
第六章 财产和信托的衰落
导言
经济学上对财产的凌乱解释
普通法财产权的历史性衰落
布莱克斯顿的财产权理论的内在缺陷
现存财产法框架下的信托
合同说和实体说的兴起
结论
第七章 以法经济学重新定义财产和基金
导言
淡化排他性要求
受益权利的排他性质
信托基金的性质
排他权的经济理论
结论
第八章 信托制度的经济结构
导言
财产的功能
财产的时间性限制和信托的兴起
信息成本与信托
排他性和治理
为何使用信托和资产为何会波动
信托结构的难点
分离普通法权利和受益权利与排他性和治理的两难
信托法的资产集中性质
受益人的财富中心保护
从财富到物的桥梁
结论
第九章 信托的边界
导言
受益权利性质的理性认识
受益权利的转让
受托人义务和例外条款的限制
委托人的适当作用:什么时候信托不是信托?
结论
结语
判例列表
法律列表
参考文献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