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复兴的文明

复兴的文明

  • 字数: 245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 作者: 任遂虎 著 著作
  • 商品条码: 978750685495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8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任遂虎所著的《复兴的文明(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归来与重生)》系统阐明了中国很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及核心价值,概述了中国古代社会变演的规律及人文思想的精华。内容涉及中国文化的地域特征、传统的政治形态、古代社会的周期性震荡、各种习俗礼仪的构成、农民与士人的意识心态、传统的审美情态、传统宗教文化的功能、传统思维的方式方法、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中华文明的和谐观、传统文化的剥离与振兴,等等。本书既介绍传统文化常识与人文智慧,又注重分析评判与剔除吸纳,力图透过历史逻辑来探寻未来发展思路。在语言表述上,做到了哲理性与普及性的有机结合,学术性与通俗性的相互协调。因此,阅读书中内容,对于读者扩展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作者简介
任遂虎(1953-),汉族,甘肃秦安人,毕业于甘肃师大。西北师大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写作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兼副秘书长,西北师大中文系副主任等职。教育部“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西部书法家。从事传统文化、文章学、写作学的教学、研究及传统诗词创作。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图书图书评论》、《学术月刊》、《文史哲》、《人文杂志》、《光明日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多篇,部分论文为有关刊物、出版物、文摘所复印、转载和收编。主要著作有《文章学通论》、《中国文化导论》、《文章价值论》等。主编《写作训练教程》、《应用写作》、《作文指导》、《成人自学方法》、《文例导读与写作训练》、《毕业论文写作方法精要》等书,在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完成教学改革项目两项。
目录
出版说明
第1章 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1.1 文化与传统文化
1.2 走向文化协调的时代
1.3 讨论传统文化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2章 中国文化的地域特征
2.1 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2.2 中国文化的生存环境
2.3 中国传统文化的经济特征
第3章 传统的政治形态
3.1 古代的三种政体形式
3.2 古代官制
3.3 官员铨选方式
3.4 君主专制
3.5 清官问题
第4章 古代的周期性社会震荡
4.1 周期性震荡
4.2 古人对周期性震荡的阐释
4.3 结构性腐败
4.4 周期性震荡成因分析
第5章 传统的习俗礼仪
5.1 节日习俗
5.2 几种礼俗
5.3 传统习俗评议
第6章 传统社会农民与士人的心态
6.1 农民阶层与士人阶层的地位
6.2 农民阶层的心态
6.3 士人阶层的心态
6.4 官僚阶层
第7章 传统的审美情态
7.1 传统审美文化的发展
7.2 审美活动中的主、客体合媾
7.3 传统艺术表现的方式
7.4 艺术生发、运演的条件
第8章 传统宗教文化的功能
8.1 宗教的概念与性质
8.2 宗教产生的原因
8.3 宗教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8.4 关于儒家是不是宗教的问题
8.5 宗教的异化
8.6 中国的宗教前景
第9章 传统思维的特点
9.1 思维能力与文化发展相辅相成
9.2 传统的思维方式
9.3 传统的思维形式
9.4 传统思维的几点明显特征
第10章 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10.1 文化的价值追求
10.2 价值的类别
10.3 儒道墨法的价值观
10.4 传统价值观中的倾向
第11章 中华文明的和谐观
11.1 和谐造就合力
11.2 传统和谐思想的价值内涵
11.3 传统和谐思想中的前瞻性发现
11.4 传统和谐思想的缺陷
第12章 传统文化的剥离与振兴
12.1 价值衡度与剥离组合
12.2 分清相似而其实不同的问题
12.3 新儒家的文化主张及其启示
12.4 传统文化的剥离与振新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