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陪审团与民主

陪审团与民主

  • 字数: 22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美)约翰·加斯蒂尔(John Gastil) 等 著;余素青,沈洁莹 译
  • 商品条码: 9787511886606
  • 版次: 1
  • 开本: A5
  • 页数: 30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的是陪审团的故事。作者在十年时间通过对上千位陪审员的经历进行调查和研究,证明担任陪审员的意义不仅仅是体现了高尚的公民责任感。参加陪审团的过程,对每一个陪审员来说都可能是一段鲜活的经历,这段经历会改变他们对自身的认知以及对政治权力的认识,还会拓宽公民责任的范围。典型的陪审经历对每一个陪审员而言都很重要,不管陪审经历是长是短,很多人都还能用生动的细节描绘出在法院的短暂经历并从中汲取人生重要的经验教训。总而言之,与普通公民进行协商才是陪审团的力量源泉,这也更加强调了理解、领会、推广有意义的公共协商对于现代民主机制的重要性。
作者简介
约翰·加斯蒂尔,为华盛顿大学传播学系教授。他之前的所有著作均与本项目相关,包括《小群体的民主》(新社会出版社,1993),《根据人民的要求》(圣人出版社,2008),《政治沟通与协商》(圣人出版社,2008),《社会中的群体》(圣人出版社,2010)以及合编的《协商民主手册》(巴斯出版社,2005)。他还在《传播学理论》《政治传播学》《小群体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许多相关论文。
余素青,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主要研究兴趣为普通语言学、法律语言学和叙事学;2009年在英国伯明翰的阿斯顿大学“法律语言学研究中心”进修半年,师从靠前法律语言学协会首届会长Malcom Coulthard教授;兼任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为校级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法律语言学方向)”带头人;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项,上海市教委科学研究项目3项(其中一项为重点项目),校级科学研究项目1项;先后在《外国语》《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当代修辞学》《江西社会科学》《外国语文》等杂志发表论文30多篇;主编的教材《大学英语教程:读写译》(政法类院校版)(1~4册)入选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重量规划教材:开设的课程有“语言学(英语)”“法制与新闻(双语)”“法律语言学”等。负责正文第五章至第九章以及“致谢”“补充书目”“统计方法附录”“关于本书作者”等的翻译工作。
沈洁莹,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涉外法律方向)本科,华东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现为研究生教育院中外合作办学办公室项目主管、研究生英语辩论队指导老师。合译专著《政党政府》(E.E.谢茨施耐德著),发表学术论文《我国绿色治理中的“生态”要素研究》《论我国互联网行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行政监管》《论中国腐败问题的制度环境与内生因素理论》《PSM视角下的公共部门内部管理改革》等。研究生期间曾完成学术课题“低碳经济与绿色政府——能源结构调整中地方政府治理研究”及“基层党组织研究生教育工作评估体系研究”。英语专业八级,长期从事托福考试教学及翻译工作。曾于2008年获得“Lawspirit杯”首届全国法律英语演讲大赛一等奖,2009年“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三等奖,2012年上海市很好毕业生。负责靠前章至第四章的翻译工作。
目录
致谢
第一章  我们手中的自由
第二章  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
第三章  从陪审席到投票席
第四章  响应陪审召集令
第五章  暗审团
第六章  从法庭到社区
第七章  公民态度调整
第八章  保卫陪审团
第九章  政治社会和协商民主
补充书目
统计方法附录
关于市书作者
译者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