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非遗文化形态学

非遗文化形态学

  • 字数: 32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 作者: 王福州 著
  • 商品条码: 978751904030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3
定价:¥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非遗学作为综合的人文科学以其丰富的价值内涵,与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表演学、民间文学、建筑学等传统学科密切关联,未来将在文化属性、价值内涵、资源挖掘等方面,特别在保护传承规律方面寻求突破,以独立于艺术学、民俗学或人类学而独立成科。笔者投身非遗事业已八年有余,经历了中国非遗发展的全过程,见证了非遗成长史上的重要事件,参与了非遗重要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出台。几年下来竞有30多篇学术文章在主流媒体刊出。梳理这些文字,分别列入基础理论、非遗门类、未来建构三部分,勾勒出“非遗学”的框架。
作者简介
 
目录
自 序
导论 本体之外:非遗文化形态学的建构
第一编 中华智慧:非遗内涵的切入点与再阐释
文化遗产的形态研究至关重要
中国非遗的若干现实问题
非遗口传智慧的传统体现
以系统思维统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文化遗产
构建非遗保护传承新格局
拓展非遗保护传承的中国经验
树立正确的文化遗产观
第二编 文化资源:精神动力的挖掘与整合
中华典籍助力非遗传承
注重文化遗产的精神特质
非遗精神承载的时代意义
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内在理路
面向未来的非遗保护
技与艺的传承基础及文化涵养
文化遗产资源理念的确立
第三编 人文生态:文化空间的营造与人格塑造
二十四节气的文化空间
书法意蕴中的人格气象
“妙悟”与“独造”的故事化讲述
文化遗产内生机制的激活
投身传承弘扬主战场
让非遗讲述中国故事
用非遗引领灾区重建
留住城市的文化记忆
第四编 文化创造:中华智慧的成果累积和传承发展
以创造精神振兴传统工艺
非遗保护当随时代而动
天工开物的当代命题
传统文人画的革故鼎新
金石拙美的态势集成
陶瓷艺术的道与器
漆彩流光的文化记忆
纺染织绣的技道合一
锦绣丝织的经纬乾坤
文人书画的筋骨意趣
书法精义的奇正出新
第五编 文化实践:非遗的政策完善和事业推进
《公约》践行在中国
非遗数字化保护工程概览
非遗传承保护的时代思考
以信任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
传承人保护与传承机制的多元构建
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述要
非遗整体性保护的中国实践
结语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