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城市幸福指数研究

城市幸福指数研究

心理学泰斗黄希庭教授新作,从心理学角度告诉你城市的幸福密码
  • 字数: 25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作者: 黄希庭 等 著
  • 商品条码: 978722915275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6
定价:¥6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黄希庭教授团队十年研究新成果 ★重庆出版集团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委托项目 城市幸福指数不仅反映了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观满意程度,也反映了社会健康和社会发展进步的程度。
内容简介
《城市幸福指数研究》共分为九章,具体内容如下:在第一章和第二章中,我们以中国社会文化和历史为脉络,阐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居民的“幸福”概念和幸福指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使用系统分析方法,建构了城市幸福指数指标体系并编制了《城市幸福指数量表》,分别从总体幸福指数(包括总体生活满意度、情绪满意度、意义满意度以及横向和纵向比较的生活满意度)和领域幸福指数(包括经济生活满意度、政治生活满意度、文化生活满意度、健康状态满意度、环境生活满意度和人际关系满意度)对中国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该量表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在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中,我们对30个省市自治区的2171位居民进行了调查,以此为基础分别阐述了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总体特征、与经济因素有关的特征以及其他特征。其中,第三章主要描述了中国城市居民总体幸福指数和各领域幸福指数的特征;第四章则重点考察了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对我国城市居民幸福指数影响的特点;第五章探讨了中国城市居民在不同收入、职业、住房、居住地区4个与经济有关方面的幸福指数的现状。在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中,我们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分别从社会和个体两个角度探讨了导致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现状的可能原因。其中,第六章从政治、文化和环境等角度探讨了何种城市环境更有利于居民幸福感的提升;第七章从经济收入、生物基础、人格特点、人际关系和时间花费方式等角度探讨了什么样的个体可以获得更多的幸福感。第八章分别从整体性、结构性和动态性等角度入手,系统分析了城市幸福指数的影响因素。在第九章中,我们把重点放在如何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感的途径上,较详细地分析了保持健康、调控情绪、维护友谊和家庭、高效工作与休闲,以及养成健全人格在提升个人幸福感中的作用。
作者简介
 
目录
序/001
第一章幸福与城市幸福指数/001
第一节幸福的性质和特点/001
一、幸福的性质/001
二、幸福的特点/002
(一)幸福的主观性/002
(二)幸福的复杂性/004
(三)幸福的整体性/005
(四)幸福的进取性/007
三、幸福的四种研究取向/009
(一)主观幸福感研究取向/009
(二)心理幸福感研究取向/012
(三)社会幸福感研究取向/013
(四)幸福殷盛研究取向/014
第二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015
一、儒家的幸福观/015
(一)德性幸福观/015
(二)实践德性幸福的途径/017
二、佛家的幸福观/019
(一)慈悲救世的幸福观/019
(二)获得幸福的途径/020
三、道家的幸福观/024
(一)杨朱的“为我”幸福观/024
(二)《老子》的“回复童心”幸福观/024
(三)庄子的“绝对—相对”幸福观/026
第三节城市幸福指数的概念/029
一、何谓城市幸福指数/029
二、城市幸福指数的研究取向和视角/032
(一)城市幸福指数的三种研究取向/032
(二)系统分析的研究视角/033
第二章城市幸福指数问卷编制/037
第一节问卷编制的前期研究工作/037
一、测题前期的研究工作/037
(一)测题前期的理论准备工作/037
(二)初测问卷的注意事项/039
二、受测者的抽样/040
(一)研究总体和调查总体的确定/041
(二)样本量的确定/041
(三)抽样方法/041
(四)抽样步骤/042
第二节正式问卷的研制成功/043
一、评估心理量表的标准/044
(一)信度/044
(二)效度/045
二、正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047
(一)目的/047
(二)方法/047
(三)研究结果/048
(四)讨论/052
(五)结论/056
第三章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总体特征/057
第一节总体幸福指数的特征/057
第二节领域幸福指数的特征/060
第四章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非经济特征/063
第一节性别与城市居民幸福指数/063
第二节年龄与城市居民幸福指数/066
第三节受教育水平与城市居民幸福指数/070
第四节健康水平与城市居民幸福指数/073
第五节婚姻状况与城市居民幸福指数/077
第六节宗教信仰与城市居民幸福指数/081
第五章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的经济特征/089
第一节收入与城市居民幸福指数/089
一、绝对收入与总体幸福指数的关系/092
二、相对收入与总体幸福指数及领域幸福指数的关系/095
第二节职业阶层与城市居民幸福指数/100
第三节住房与城市居民幸福指数/105
第四节区域与城市居民幸福指数/110
一、内陆和沿海、南方和北方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
/113
二、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114
三、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地区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115
四、一、二、三、四线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116
五、川渝地区城市居民幸福指数/117
第六章影响中国城市幸福指数的社会因素分析/119
第一节政府调控因素/121
一、政府公共支出对公民幸福感的影响/122
二、政府治理质量对公民幸福感的影响/124
第二节经济发展因素/126
第三节自然环境因素/129
一、主观感知环境污染程度对幸福感的影响/130
二、客观存在的环境污染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131
三、环境污染影响幸福感的异质性/132
第四节文化休闲因素/134
第七章影响中国城市幸福指数的个体因素分析/138
第一节人格因素/140
一、大三人格与幸福感/139
二、大五人格与幸福感/140
三、健全人格与幸福感/142
(一)自爱与幸福感/142
(二)自立与幸福感/144
(三)自信与幸福感/146
(四)自省与幸福感/148
(五)自强与幸福感/149
第二节人际关系因素/151
一、婚姻关系与幸福感/153
二、家庭关系与幸福感/154
三、朋友关系与幸福感/155
四、社区关系与幸福感/157
第三节生物遗传因素/158
一、幸福感的遗传基础/158
二、幸福感的神经基础/160
(一)快乐体验的神经基础/160
(二)特质幸福的神经基础/162
第八章城市幸福指数影响因素的系统观/168
第一节城市幸福指数影响因素的整体性分析/168
第二节城市幸福指数影响因素的结构性分析/170
第三节城市幸福指数影响因素的动态性分析/171
一、纵向角度分析/171
(一)幸福感的时间评价轨迹/171
(二)时间因素与幸福感提升的关系/172
二、横向比较分析/174
第九章提升个人幸福感的途径/178
第一节健健康康,福之根基/179
一、何谓健康/179
二、维护健康之道/181
(一)养成健康行为/181
(二)拒绝危害健康的行为/185
第二节调控情绪,心态平和/186
一、情绪及其调控能力/186
(一)情绪的性质/186
(二)情绪调控能力/187
(三)情绪调控能力与幸福感/188
二、心态平和/190
(一)何谓心态平和/190
(二)怎样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心态/191
第三节真挚友谊,温馨家庭/193
一、真挚的友谊/193
(一)重义之友最可贵/193
(二)做一个有人际魅力的人/194
二、建设温馨家庭的重要因素/198
(一)家和万事兴/199
(二)诚信传家宝/200
(三)家国情怀的教育/202
第四节高效工作,享受生活/204
一、高效工作与幸福/204
二、高效工作的建议/204
(一)做事情要有计划,提高自己的规划能力/204
(二)遇事分轻重缓急,最重要的事情首先做/205
(三)抗拒干扰,保持专注的工作状态/205
(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205
(五)学会和领导同事沟通/205
(六)注意劳逸结合/206
三、学会享受生活/206
第五节健全人格,幸福进取/207
一、健全人格的基本结构/207
(一)国外的有关研究/207
(二)西南大学心理学团队的研究/208
二、优化人格的途径/209
(一)自我教育与优化人格/210
(二)自我监控与优化人格/211
附录/214
城市幸福指数量表/214
青少年理想身体自我量表/217
参考文献/220
后记/26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