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民族文学生态关系论
字数: 245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袁鼎生,龚丽娟 主编
商品条码: 9787549583256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24
定价:
¥33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民族文学的生态关系是民族文学生态结构的生发机理,特别是民族文学场本质特性的生发条件。《民族文学生态关系论》在民族文学系统的生发基础上,通过对民族文学场的逻辑生发路径及其内部的生态关系研究,整体把握民族文学的各种运动规律,特别是这些规律的形成缘由,深化民族文学的理论研究,推进民族文学逻辑系统的转型与创新,并且使之在与一般文学场的联系与区别中得到超循环提升与发展。
作者简介
袁鼎生,1955年生,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很好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为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已出版《超循环:生态方法论》、《审美生态学》、《生态视域中的比较美学》、《生态艺术哲学》、《整生论美学》等著作,是靠前生态美学的领军学者之一。
龚丽娟,女,1981年生,湖北老河口人,博士。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后。现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美学与民族文艺学。在《民族文学研究》《中国文化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出版独著1部、合著3部,两次获广西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三等奖,主持完成教育部青年项目1项,参与完成重量项目2项。
目录
绪论生态关系与民族文学规律
第一章民族文学生态系统
第一节民族文学生态圈
第二节民族文学生态场
第三节民族文学美生场
第二章民族文学场
第一节审美场中的文学场
第二节民族文学场三大层次的复合运转
第三节民族文学生态场
第三章民族文学场的逻辑运进
第一节民族世界
第二节民族文学述写
第三节民族文学文本
第四节民族文学再造
第五节民族世界的美生化
第六节民族文学场逻辑圈的生态化转型
第四章民族文学场的历史旋升
第一节依存性民族文学场
第二节独立性民族文学场
第三节整生性民族文学场
第五章民族文学场的内部关系
第一节民族文学的局部场态性
第二节民族书面文学与口传文学的关系
第三节民族文学场的运行特征
第六章民族文学场与一般文学场的关系
第一节少数民族文学场与汉族文学场的关系
第二节少数民族文学场与中华民族文学场的关系
第三节少数民族文学场与世界文学场的关系
第四节比较关系中的民族文学
第七章民族文学场与生态场的关系
第一节民族文学场与民族文化生态场的关系
第二节民族文学场与民族社会生态场的关系
第三节民族文学场与民族自然生态场的关系
第四节功能耦合关系中的民族文学
第八章民族文学场的整生化
第一节民族审美意识的根性化
第二节民族文学经典的整生化
第三节民族文学场的时代化
第四节民族文学场的全球化
第五节民族文学场的自然化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范式,是科学研究的大法。民族文学的关系研究,是一种研究视角、研究方式,更是研究范式,也就进入了学术大法的序列。盘点文学方法,有属性研究范式、功能研究范式、价值研究范式、关系研究范式等。狄德罗的美在关系说、周来祥先生的美是和谐说,均在美学领域形成了关系研究的范式。在文学研究的天地里,比较文学不甘落后,系统地生发了关系范式。从生态视角看,我认为,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是一种单向因果的衍生关系研究;平行研究,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对生关系研究;系统研究,即世界文学的母题与原型在各民族文学中的不同呈现的研究,是一种共生关系的研究。比较文学生态关系范式的如许变化,带来了学科体系的根本性变革。由此可见,生态关系范式与文学理论体系探索的根本性意义。 我们认为,比较文学要进一步发展关系范式,应在此前的生态关系探索的基础上,形成整生关系的研究范式。世界文学生态圈的寻求,可形成整生关系范式。生态圈是生态系统的整一性与完形性结构,最具整生性。世界各民族文学各据一个生态位,共同组建了世界文学生态圈。各民族的文学信息在其间流转,相互衍生、对生、共生、整生,共同组成与推动世界文学的圈进旋升。置身世界文学生态圈,各民族文学的对生是“以一生万”和“以万生一”的整生化对生,也就实现了“万万一生”,即全都世界化了,整生化了。在世界文学生态圈中旋进,各民族的文学写作是民族化与世界化通和的写作,是写作了个别性的整生体。各民族文学的经典在世界文学生态圈中流通与传播、接受与再造,也就同时成为世界文学经典了。这样的整生关系范式,将使民族文学的研究洞开全球化整生的宏阔天地。 各民族文学自成生态位格,共同促成世界文学圈的旋进,还使比较文学整生关系的范式具有了普遍的意义,可指导一般文学和民族文学的生态关系研究,形成生态文明时代的文学理论系统,特别是民族文学的理论系统;可使各民族文学为世界文学的生发作出不可或缺与不可替代的贡献。 借助美学和比较文学关系研究的平台,加入生态的理念与视角,形成民族文学生态关系研究的新范式,是我们的一种探索与尝试。我们曾在美学的生态化研究中,提出了美学的依生、竞生、共生、整生范式,现将其分形为民族文学的生态关系研究,形成民族文学生态关系的范式系列,也就顺理成章了。 民族文学关系的生态范式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涌进的,整生关系的研究范式在当代呈现,集结了以往时代各种生态关系的范式。就像生命以生态圈的样式整生一样,民族文学关系的整生范式也是在民族文学生态圈中生发的。我们提出了民族文学的生态圈模型:民族世界的整生—绿色阅读—生态批评—绿诗研究—生态写作—民族世界的整生。这个周行环进的民族文学生态圈,耦合着中华民族文学生态圈,进而耦合着世界文学生态圈,形成了复合式超循环,持续提升了整生性。 民族文学的整生关系研究可以使我们看到: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各民族文学是怎样个性化整生的,世界文学是怎样由全球各民族文学整生而成的。就像没有多样的生态,形成不了生态圈一样,没有各民族文学的个性化整生,也就没有世界文学生态圈的系统化整生。各民族文学既要保持与生长特有的民族根性,又要吸纳与生发中华民族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系统整生性,成为中华民族文学生态圈与世界文学生态圈中的个别化整生体,方能在全球化的文学大潮中开出一朵朵绚烂的花朵。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开放与全球化给民族文学带来的不仅仅是挑战和生存的危机,更多的是独特化整生的机遇和百川入海的前景。民族文学的生态关系研究,特别是整生关系研究,应为各民族文学在中华民族文学生态圈与世界文学生态圈中的独特化整生提供导向,应为56个民族的文学整生中华民族文学生态圈发力,应为全球各民族文学整生世界文学生态圈呐喊。 愿民族文学的生态关系研究,特别是整生关系的研究,为56个民族的文学经典成为中华民族文学经典,进而成为世界文学经典探路;为更多的中华民族优秀作家成为世界级作家,进而走向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助力。 袁鼎生 2016年1月30日于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民族文学的生态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有较为深厚的基础,形成了优良的传统。近十年,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的生态美学呈现出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元学科研究五位一体,立体旋升的态势,在学界产生良好的影响。民族文学关系研究是一个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跨学科的领域,有其较为复杂的生发路径与内部规律。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有对各民族之间文学关系的研究,有对华夏民族与少数民族文学的关系的整体研究,其研究方法主要为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本书的研究,带着探索的精神,以生态哲学和生态美学的视角、理论与方法为基础,以民族文学场为逻辑起点,探索了民族文学场的生态构成、逻辑运进方式与历史旋升轨迹,挖掘其内部的生态关系状态,进而研究民族文学场与一般文学场乃至生态场的关系,最终升华出民族文学场的整生规律。“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民族文学的范畴内涵在此研究中得以拓展与提升,完成了从单一族群文学到国家民族文学的范畴过渡,凸显了其个体性与系统性的统一、生态性与艺术性的耦合路径,也以生态眼光发掘了民族文学及其关系的整生运行、立体旋升规律。 本书在袁鼎生、龚丽娟申报获批的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三期建设项目的基础上,依据申报书内容,拓展其研究维度,形成写作提纲。承蒙蒋新平、吕瑞荣、唐虹诸君加盟,数次商讨与修改写作提纲与内容,以期形成民族文学关系生态研究的系统理论。在成书过程中,我们利用假期深入桂、滇、黔、鄂等民族地区做田野调查,可谓是精诚协同之作。本书内容分工如下:袁鼎生(绪论、第一章)、龚丽娟(第二章、后记)、唐虹(第三章、第四章)、吕瑞荣(第五章、第六章)、蒋新平(第七章、第八章)。袁鼎生、龚丽娟对全书内容进行了统稿工作。 本书对民族文学的生态研究,既继承了传统的研究成果,也探求了民族文学研究的新视角与新方法,摸索出部分民族文学关系的生态规律,实现了应用研究和理论研究的交融与中和。所谓“为学日进”,是希望学界同仁对本书的不足之处加以批评指正,以促学术精进。感谢中央民族大学的文日焕先生、钟进文教授对本课题研究的支持,感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肖星明编审对本书的关心,感谢黄蕊编辑的辛勤付出。 我们的团队近十人,每位都有主攻的学术方向,然均交集于文艺学与美学的生态研究。大家的主体观念、集体精神、协同意识都很强。像在承担国家级课题“桂林景观生态与桂北环境生态的耦合研究”,形成相应的著作《桂林景观生态与环境研究》时,蒋新平写了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龚丽娟完成了前言、第一章、第二章的第二节和第三节、第四章的第二节、第六章的第二节,袁鼎生写了其他章节。与此同时,蒋新平写出了广西少数民族文学仪式研究的专著,袁鼎生完成了整生论美学的书稿,龚丽娟写出了探求少数民族艺术经典整生路径的博士论文。这就做到了个体研究和集体研究的统筹兼顾与相互促进,虽然不合乎“一人当老板,大家做打工仔”的学术时尚,但协同创新有不同的路径,我们的做法似乎更接近人文学科研究的实际。 龚丽娟 2016年1月26日于广西民族大学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