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力度的波澜

力度的波澜

  • 字数: 438千字
  • 装帧: 软精装
  • 出版社: 时代华文书局
  • 作者: 王宁一 著;王文章 丛书主编
  • 商品条码: 978756990781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37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的论文自选集,收入作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论31篇,内容分音乐美学篇、音乐评论篇,总计44万字。在音乐美学篇中,作者在拨乱反正的形势下,以论战的姿态,为音乐美学的复苏排除干扰,鸣锣开道。通过弄清何为音乐美学、对象、范围、哲学基础、存在方式等一系列根本问题而登堂入室。梳理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史,密切关注现状研究,作为参与者、报道者、评论者,和复苏中的音乐美学一道迈开了研究的步伐。病榻上作量力而行的选择,坚持着完成“重读乐话”随笔3篇,内容形式问题的三答三辩,都是自我反思,修正错误,坚持真理的努力。10篇音乐评论包括歌曲、大合唱、歌剧、音乐剧、舞剧、交响乐、电影音乐等,作者力图引领读者一同进入亲身经历过的那个音响世界中去,并以这些评论参与了一个时代乐风的转变。
作者简介
王宁一,音乐美学家和音乐评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1939年生于江西南昌。1963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后分配到吉林省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从事创作教学多年。1981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音乐系,师从郭乃安先生,获硕士学位,专攻音乐美学兼作音乐评论。曾任该院音乐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副会长,《人民音乐》编委。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2011年获中国音乐美学学会“特颁发本学会终身荣誉证书”。
目录
序:哲人哲思大开大阖美学美文
音乐美学篇
力度的波澜
从词曲关系看歌曲中的音乐形象
音乐美学基本理论的存在方式必须超于经验
概念的漩涡——对于一个流行口号的争论
简论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兼对某些成说的质疑
为什么要研究音乐美学的哲学基础
1986年音乐美学研究综述
就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问题——答费邓洪同志
一个论题中的辩证法问题——答茅原同志
二十世纪中国大陆音乐美学的发展趋向——从音乐本盾的探讨着眼
关于音乐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思考
1991年音乐美学研究综述
萌生·失落·复苏·发展——新中国音乐美学四十年(1949-1989)
也谈“立美、审美”的概念运用问题——兼与邢维凯同志讨论
萧友梅与二十世纪的中国音乐学和音乐美学
《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文献卷》之前言与后记
“他是诗人,他在作诗!”——重读《乐话》随笔
开篇拾零——重读《乐话》随笔之二
不求上界问灵魂——重读《乐话》随笔之三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再答茅原先生
天不下雨与哲学的可分性——三答茅原先生
音乐评论篇
发人深思的探索——评罗忠铬的《涉江采芙蓉》
评科教影片《丹顶鹤的一家》中的序列音乐
繁星满天话“清新”——“许舒亚交响作品音乐会”印象谈
高山大海的气概——瞿希贤作品音乐会听后
什么是“中国民族声乐学派”
诗情洋溢的五彩画面——波兰国家交响乐团演出观后
舞剧音乐的新收获——《丝海箫音》观后
恒动的大地不屈的生命——现代舞剧《大地震》印象
风格·本质·成就——献给著名歌词作家张藜
诞生中的音乐剧——《秧歌浪浔曲》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