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精装 《纽约时报》畅销书 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大卫·哈伯斯塔姆
字数: 6460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作者: 大卫哈伯斯塔姆(David Halberstam) 著 王祖宁 等 译
商品条码: 9787229085278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632
定价:
¥7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新增三万字从未公开过的全新内容
五周年修订版国内首次发布
换个角度看历史 你会更接近真相
※包括毛泽东自己在内,当时只有一个半人支持出兵朝鲜,但他为何仍坚决派兵入朝?
※朝鲜军队溃败之际,莫斯科为何仍稳坐钓鱼台?
※30万中国大军集结鸭绿畔,华盛顿为何仍错判中国?
※麦克阿瑟与杜鲁门又是如何龙争虎斗的?
※朝鲜战争为何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最冷酷的战争,最辛辣的笔触,最动人的故事!
残酷而不失警示,真实而不失有趣!
普利策奖得主大卫哈伯斯塔姆的惊世遗作!
内容简介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首度全面揭秘朝鲜战争的真相。
硝烟弥漫的20世纪,为什么唯独朝鲜战争让美国人不忍言说却又无法遗忘?这次不再是欲言又止,而是一次全面的检讨。
金日成“想用刺刀碰一碰南方的土地”,差点点燃“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李承晚不堪一击,迫使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赤裸上阵;斯大林见死不救,让毛泽东不得不豪赌朝鲜……
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大卫·哈伯斯塔姆,酝酿40多年,耗时10余春秋,完成生命最后之作:《最寒冷的冬天》。为创作本书,他走访了诸多知名图书馆和研究机构,从那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探寻历史的隐秘;他访问了散布美国各个角落的一百多位幸存老兵,去聆听承受历史之重的生命。
朝鲜战争对参战各方来说都是很残酷。哈伯斯塔姆通过其尖锐的视角、辛辣的笔触,为我们剖析二战之后这场“为平局而死”的战争,不啻为和平年代的警钟。
作者简介
David Halberstam,“拯救世界”的新闻独眼狼。
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大卫·哈伯斯塔姆,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历史学家和战地新闻记者。他是最受美国人尊敬的记者之一,其新闻报导及著作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生存的时代。
哈伯斯塔姆先后创作了20 多本畅销书,内容涵括了战争史、媒体史、美国汽车工业衰落史、民权运动史等诸多方面。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是“二战”后对美国影响巨大的三场战争,描写越战和朝战的《出类拔萃之辈》与《最寒冷的冬天》相继出炉,均以其客观冷静的分析而赢得世人称赞。
不幸的是,2007 年4 月23 日,哈伯斯塔姆在为下一部作品进行采访的途中,因车祸罹难,其巅峰之作《最寒冷的冬天》也成为了他的遗作。
目录
专家推荐 从越战的角度回望朝鲜战争
权威推荐
军事术语表
序言 棕色的记忆
第1章 云山惊兆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
1950年10月20日,美军攻占平壤。一直以精通所谓东方心理学自诩的麦克阿瑟断言,中国一定不会参战。因此,他不顾天气、地形等不利因素,要求各部队迅速北上,准备在圣诞节前到达鸭绿江畔。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云山一带设伏待机,于11月1日对行进至此的美第1骑兵师发起猛攻,全歼一部并将其击溃。
1.云山伏击战
第2章 愁云惨雾 朝鲜人民军南下
1950年6月,金日成经过长期的纵横捭阖,决定一圆统一朝鲜半岛之梦,人民军随即挥师南下。李承晚犹如挨了一记闷棍,只得仓皇应战。两个经历复杂、性格迥异的军政强人展开了人生中最为惊心动魄的铁血碰撞……一石激起千层浪,除了苏联之外,整个世界都被震惊。中国和美国更是瞪大双眼,紧盯着西太平洋上这个面积不大的半岛,冷战时期最为激烈的局部战争就此展开……
2.金日成的决心与麦克阿瑟的狂妄 3.李承晚与近代朝鲜
4.金日成的革命历程 5.南弱北强
第3章 战争升级 华盛顿介入
即便等不到国会的授权,杜鲁门也决定在朝鲜半岛亮剑,历史上最庞大的军事阵容——“联合国军”横空出世。出身将门、心比天高的麦克阿瑟当仁不让的出任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总司令,和多位总统都搞不好关系的他一举执掌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权力。联军司令部里,第8集团军司令官沃克和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的明争暗斗也正在如火如荼的上演着……
6.杜鲁门决定出兵 7.将门虎子 8.舐犊情深 9.人无完人
10.初战失利 11.两将斗法
第4章 洲际政治 复杂的多边关系
二战结束后应该如何应对共产主义的冲击,幅员辽阔的中国应该是什么颜色?乔治·凯南的一封“长电报”拉开了冷战的序幕,但“冷战之父”却在国务院惜败于尼采。继传奇的罗斯福之后出任总统的是学历不高却能力过人的杜鲁门。朝鲜战争的爆发再一次让蒋介石和国民党成为美国政坛瞩目的焦点。虽然在国会和民间支持者众,但白宫对蒋和他的党实在提不起好感。
12.两党政治 13.凯南与尼采 14.杜鲁门的总统之路
15.台湾问题的政治学 16.国共两党之争 17.是谁丢了中国
第5章 孤注一掷 朝鲜人民军挺进釜山
朝鲜人民军孤注一掷,向洛东江边的美、韩军队全面进攻,力图突破对手防线,一战而胜。一时间釜山周边大军云集,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压抑气氛逼面而来。两军在洛东江突出部展开激烈的拉锯战,大大小小打了上千次战斗,美军步兵第23团团长弗里曼率部力敌万军,为自己多年的军事生涯再添惊艳的一笔,仁川登陆之后,人民军大败亏输,仓皇撤退途中成了对手的活靶子……
18.决战洛东江
第6章 扭转乾坤 麦克阿瑟仁川登陆
朝鲜半岛犹如一盘厮杀正酣的棋局,联合国军在总司令麦克阿瑟的主导下竟然落子仁川!这个原本被认为根本不可能进行两栖登陆作战的地点意外地成为了朝鲜的罩门,随着联军的大量登陆,汉城易手,朝鲜人民军只剩下溃败一条路!然而在这一切发生之前,北京却早已向金日成发出警讯。朝鲜战争的升级使得台湾的地位被美国重新审视,中国也就离“解放台湾”的目标越来越远了……
19.仁川登陆前奏 20.登陆仁川,攻克汉城 21.台湾问题
第7章 跨越三八线 向北挺进
美军跨越三八线,将战火烧到朝鲜境内。麦克阿瑟命令各部队迅速北进,直抵鸭绿江畔。美国政府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顾中国的强烈警告,放手让麦克阿瑟一搏。毛泽东深思熟虑,决定出兵朝鲜,并由彭德怀担任志愿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及手下蓄意忽略或掩盖中国出兵朝鲜的情报,执意北进。
22.止步还是跨越三八线 23.中国发出警告 24.斯大林、毛泽东与彭德怀
25.威克岛会晤与威洛比的误判 26.麦卡锡主义与冲向鸭绿江
第8章 志愿军猛击 长津湖与军隅里美军溃退
长津湖,一个永载战争史册的名字,一场名符其实的地狱之战。如果美国陆军第2师在清川江的溃败还只能算是被打了冷枪,那么长津湖一战则让交锋的两军真正认识了彼此。冰天雪地,枪炮嘶吼,无论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鲜活的肉体在钢铁和火药面前是那么的脆弱不堪,一直以来所向无敌的陆战一师险些全军覆灭,而志愿军则付出了更为惨痛的代价。大战过后,联军新统帅李奇微大力整军,一支崭新的强大军队出现在了志愿军的面前……
27.待君入瓮 28.谨慎的弗里曼 29.兵溃清川江 30.拙劣的指挥
31.军隅里与“长手套” 32.第23团与第2工兵营成功突围 33.第1陆战师逃离长津湖
34.谁之罪 35.李奇微出场 36.李奇微重整旗鼓
第9章 战争转折 双联隧道、原州和砥平里两军激战
毛泽东在北京谈笑间运筹帷幄,彭德怀却得远离故土在异国他乡决胜千里,毛泽东的宏大构想不得不受制于客观现实。李奇微主持下的“霹雳行动”一经开展便如万钧之雷霆,顷刻间便让“双联隧道”的两场恶战血花纷飞。与此同时,联军也在原州布下了天罗地网,一场突如其来的炮击令志愿军死伤惨重。在砥平里苦苦坚守的美军第23步兵团也终于摆脱困局。朝鲜战争至此转入拉锯战。双方都失去了全面胜利的可能性。
37.彭德怀的忧虑 38.从原州到砥平里 39.“双联隧道”惊魂 40.第23团坚守砥平里
41.“围捕行动”与原州之战 42.麦吉与“弗里曼” 43.柯罗姆贝茨救援队 44.坚守到底45.转折点
第10章 将帅失和 麦克阿瑟的去职风波
骄纵的麦克阿瑟越来越不把杜鲁门放在眼里,不但违抗政府的命令,搅乱政府与中国的和谈政策,而且还与共和党人勾结,大有从政之势。杜鲁门忍无可忍,终于将其解职。不过,等国会听证会召开后,麦克阿瑟的光环就逐渐消退了。
46.麦克阿瑟“逼宫” 47.杜鲁门痛下决心 48.麦克阿瑟听证会 49.黯淡与辉煌
第11章 战争后果 结局与未来595
麦克阿瑟终因从政失败而退出历史舞台,艾森豪威尔却意外崛起当选总统。朝鲜战争陷入阵地战僵局,双方在1953年7月27日停火。中国、朝鲜、韩国、美国在随后几十年里的发展变化或多或少地与这场战争有关。冷战结束了,人类已经穿越意识形态的隔阂。老兵们向世人祈祷,但愿永远不再有战争。
50.可知的结局与不可知的后果 51.反思 52.尾声
后记
致谢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