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科举制度通史

中国科举制度通史

  • 字数: 686.00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张希清,毛佩琦,李世愉 主编;武玉环 等 著 著作
  • 商品条码: 978720813227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83
定价:¥12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涉及辽、金、元三朝科举考试的几个不同阶段及历史影响,对辽、金、元三朝的科举制度的历史关系进行阐述,对三朝科举史中的具体问题进行辨析。
作者简介
武玉环,现任吉林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北方民族史、辽金契丹女真史的教学与研究。专著有《辽制研究》、《辽金社会与文化研究》等。高福顺,现任吉林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辽金史、东北民族史研究。合著有《东北亚历史问题研究》、《<高丽记>研究》、《中国学者高句丽研究史》等。
都兴智,现任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辽金史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辽金史和东北地方史。专著有《辽金史研究》、 《辽宁通史》靠前卷,合著有《金史》之《食货志》与《百官志》校注、《金史论稿》第二卷本、《中国皇帝制度》等十余部。
吴志坚,1991年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获学士学位。2001年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获硕士学位,2006年获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历史文献学、中国思想史、蒙元史。现任教杭州初阳书院。
目录
辽代卷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辽朝科举制度研究的重要性
第二节 辽朝科举制度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辽朝科举制度研究的史料运用
第二章 辽朝科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辽朝科举制度的形成
一、辽朝科举取士的肇始
二、初创时期辽朝科举制度的特征
第二节 辽朝科举制度的发展
一、辽朝科举制度的完善
二、辽朝科举制度的鼎盛
三、辽朝科举制度的尾声
第三章 辽朝科举考试的运行机制
第一节 辽朝科举应试的对象
一、应试对象的地域
二、应试对象的范围
三、对应试对象的限制
第二节 辽朝科举考试的应试科目
一、常举
二、制举
第三节 礼部贡院和知贡举
一、礼部贡院
二、知贡举
第四节 辽朝科举考试的程序
第五节 辽朝科举考试的内容
第四章 辽朝科举考试的规模
第一节 辽朝开科次数和年限
一、辽朝进士科放进士的次数
二、辽朝进士科放进士的年限
第二节 辽朝科举考试的分等录取和录取人数
一、辽朝科举考试的分等录取
二、辽朝科举考试的历科录取人数
第三节 历科状元与擢第进士之礼遇
一、历科状元
二、擢第进士之礼遇
第四节 辽朝进士题名录
第五章 辽朝科举制度的总体评价
第一节 辽朝科举制度的特征
一、继承与发展了唐宋科举制度
二、变革了辽朝选官制度
三、有效地向北方游牧民族地区传播了中原儒家文化
四、具有明显的民族性
第二节 辽朝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
一、为辽朝官僚机构输送大批治世人才
二、促进儒家文化在北方草原的广泛传播
三、提高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水平
第三节 辽朝科举制度发展的历史局限性
一、辽朝科举制度发展的地域不平衡性
二、辽朝科举制度发展的相对滞后性
金代卷
元代卷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