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活中的经济学

生活中的经济学

  • 字数: 2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 作者: 陶一桃//王保卫 著作
  • 商品条码: 978754861419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2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陶一桃、王保卫著的这本《生活中的经济学》是深圳大学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陶一桃教授在“优课在线”上开设的同名Mooc课程的配套教材。稿件由课程录像整理而成,共12讲,以经济学理论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解读和分析,面向非经济专业的普通高校学生,文字较为生动活泼。除深圳大学本校学生外,凡加入优课在线的各高校学生均可在线选课,计入学分。此书除作为配套教材外,也是一本较为轻松可读的经济学入门书,有一定的出版价值和市场需求。
作者简介
陶一桃,1958年4月生于哈尔滨,1986年考取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经济思想史专业博士研究生,从师于有名学者胡寄窗先生,1989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4年7月调入深圳大学,曾任深圳大学经济系主任、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经济学院院长,现任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大学政治经济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兼任武汉大学社会保障中心研究员、博士生指导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社科联第四、第五届委员;广东省经济学会副会长;广东省《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自2009年以来一直担任深圳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地方领军人才;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深圳市第五届政协委员;深圳市妇联第二、第三届执委。
陶一桃教授长期从事中西方经济思想与理论研究,研究领域涵盖经济思想史、经济史、制度经济学和经济文化研究等领域,近年来致力于对中国改革开放史、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史和中国近现代经济思想史与中国道路理论的研究。
目录
第一讲  导论:走进生活中的经济学
第一节  经济是一种文化
第二节  经济学是一种生活方式
第三节  对经济学的文化诠释
第二讲  需求与需求弹性
第一节  迈出降价销售的误区
第二节  “丰收的悖论”
第三节  税收的归宿
第三讲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第一节  消费中的“边际效用”
第二节  “多买少算”真的“少”了吗
第三节  保险的经济学诠释
第四讲  在什么情况下你愿意用金钱购买闲暇
第一节  金钱与闲暇是怎样交换的
第二节  劳动的供给曲线为什么会向后弯曲
第三节  为什么在一定收入水平上工人不愿意加班
第五讲  当你的收入固定时,在你所购买的不同物品菜单中如何支配手中的钱才是理性的
第一节  什么是等边际法则
第二节  如何在不同功课上分配你有限的时间
第三节  “捆绑”销售更利于消费者还是商家
第六讲  投机存在的合理性
第一节  投机为什么是合理的
第二节  为什么等量的消费效用更大
第三节  个人效用的最大化与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第七讲  人为什么会被“忽悠”
第一节  多买少算你赚了吗
第二节  人为什么会被“忽悠”
第三节  公共选择的决定
第八讲  差别定价“差别”了什么
第一节  价格歧视为什么会产生
第二节  差别定价“差别”了什么
第三节  价格歧视的力量
第九讲  稀缺的世界与无限的欲望
第一节  经济学的双重主题
第二节  宙斯与凡人的对话
第三节  似乎有点无关的两个故事
第十讲  成本―收益的人生
第一节  边际成本与公共选择中溢出成本的消耗
第二节  人为什么会犹豫
第三节  成本收入谁决定价格
第四节  贫穷的富有:对诚信的成本收益分析
第五节  一个与成本相关的故事:交易费用的“旅程”
第十一讲  博弈理论与生活中的决策
第一节  犹太人的自嘲
第二节  博弈与定价策略
第三节  纳什均衡
第四节  囚犯困境
第五节  无处不在的博弈
第六节  政治中的经济学
第十二讲  经济学原理与我们的生活
第一节  从“经济人”到“经济文化人”
第二节  帕累托最优与人际关系的最佳状态
第三节  “牛市”的神话传说与“熊市”的文化力量
第四节  失业比通货膨胀更可怕
第五节  腐败:货币与权力的交换
第六节  短板原理与人生的高度
第七节  结语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