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读点国史 : 辉煌年代国史丛书:激荡岁月——1976年的中国(2024年版)
读新中国史,品名家精品,感辉煌时代
字数: 205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 刘晓 著
出版日期: 2024-07-23
商品条码: 9787220104770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16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
¥5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 12节点,浓缩新中国国史精萃; 1976年之里程碑意义——“文革”结束,百废待兴; 一日轻松读国史:感名家学术精粹,品朴实畅达文字
内容简介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对中国1976年前后的历史作了认真的梳理、深入的思考,对于我们认识那一段历史很有帮助。尤其是对历史事件深层动因的分析,充分展示了现了作者的“学”与“识”。其“严谨而不拘泥”的治学态度,使这部作品充满了学术活力,是一部进行党史教育、国史教育的好教材。本书采用纪事本末体,将研究性成果以讲故事的形式诉诸文字,作者权威,可读性强。
作者简介
刘晓,原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中国政治思想史、政治哲学、中共党史及文革史方面多有研究。 主要著作有《意识形态与文化大革命》 《现代新儒家政治哲学》 《中国国民党史纲》(合著)、《当代意识形态风云录》(合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主译)、《毛泽东的思想》(合译)等。在《史学月刊》 《学术研究》和《政治学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在学界具有较大影响。
目录
目 录 引 言 / 0 第一章 周恩来逝世 一、周恩来逝世和“四人帮”批周的表面化0 ◎1月8日的噩耗 ◎十里长街送总理 ◎邓小平致悼词 ◎周恩来骨灰撒在祖国的江河大地 二、周恩来晚年的政治境遇0 ◎周恩来要求肃清极左思潮 ◎姚文元:当前要警惕的是右倾思潮抬头 ◎张春桥质问: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否仍然是极左思潮? ◎毛泽东评判:是极左?是极右。搞修正主义,叛党叛国 ◎批孔挖老根:解决政治方针的法宝 ◎毛泽东批评周恩来主管的外交部 ◎毛泽东: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 ◎政治局开会批评周恩来 ◎以儒法斗争重新解释中国思想史 ◎江青政治上的活跃 ◎批“现代的儒”“宰相儒” ◎“理论队伍”的建立 三、周恩来逝世后“四人帮”的继续攻击 ◎“四人帮”发泄仇恨 ◎江青:周恩来死了,我也要和他斗争到底 ◎姚文元压制报道 ◎宣传机器强奸民意 第二章 四五运动与天安门事件 一、酝酿变革的社会思潮与“南京事件” ◎各地此伏彼起的抗议声浪 ◎南京大学生首先走上街头 ◎“把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张春桥揪出来示众” ◎中共中央电话通知 ◎张春桥:特别要盯住彭冲 ◎姚文元:有一个地下资产阶级司令部在活动 ◎《捉妖战歌》 二、四五运动 ◎北京天安门的第一个花圈 ◎北京市公安局的紧急措施 ◎丙辰清明的天安门 ◎愤怒出诗人 ◎天安门成为政治舆论的中心场 ◎“请总理指示,是拆还是烧?” ◎诗歌如潮,花圈如海 ◎怨恨与不满的大喷发 三、天安门事件 ◎姚文元:为什么不枪毙一批反革命分子呢?专政毕竟不是绣花 ◎“四人帮”集团制造“情况” ◎政治局会议决定“清理”花圈 ◎王洪文视察广场 ◎广场冲突的加剧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清场”和血腥的镇压 ◎毛泽东提议:华国锋任国务院总理、中央第一副主席 ◎邓小平问题性质变了 第三章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一、邓小平的复出 ◎毛泽东:“请了一个军师,叫邓小平” ◎“风庆轮事件”,邓小平与“四人帮”公开激烈冲突 ◎王洪文长沙告状:“我是冒着危险来的” ◎周恩来抱病赴长沙 ◎毛泽东警告“四人帮”,称邓小平“人才难得” ◎以周恩来、邓小平为主导的政府阵容 ◎毛泽东提出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江青:主要危险是经验主义 ◎毛泽东再批“四人帮” ◎邓小平主持政治局会议批评江青 二、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 ◎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 ◎关键是抓整顿 ◎“三项指示为纲” ◎反“派性”打击帮派势力 ◎万里铁路整顿首战告捷 ◎邓小平:农业也要整顿 ◎300多名高干重见天日 ◎“老九不能走” ◎毛泽东也认为文艺政策应当调整 ◎周荣鑫质疑“教育革命” ◎邓小平、叶剑英联手整顿军队 三、《论十大关系》的被冷冻和三个指导性文件的准备 ◎邓小平的智囊班子:国务院政治研究室 ◎邓小平建议公开发表《论十大关系》指导全局 ◎《论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总纲》阐述全面整顿的指导思想 ◎工业领域恢复正确政策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 ◎《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提出:“科学是生产力” ◎邓小平:陈景润究竟算红专还是白专?中国有1000人就了不得 四、“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毛泽东谈《水浒》,担心的是“投降派” ◎江青说:有人要架空毛主席 ◎毛泽东政治天平的倾斜 ◎毛远新的汇报引发毛泽东对全面整顿的不满 ◎清华大学成为触发点 ◎毛泽东对刘冰等的上书反应强烈:矛头是对准我的 ◎风云突变,政治局会议传达毛泽东批示 ◎邓小平:我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打招呼会议“反击右倾翻案风” ◎“走资派还在走” ◎江青擅自召集12省负责人会议,制造接班舆论 ◎新的政治理论公式:“老干部等于民主派,民主派等于走资派” ◎张铁生:“要一个个收拾他们,采取铁的手腕” ◎天安门事件后的运动升级 ◎“四人帮”帮派分子大肆活动 ◎到处出现新的动荡和混乱 第四章 毛泽东逝世 一、毛泽东逝世 ◎毛泽东的最后一个春节:“放点爆竹吧!” ◎毛泽东与政治局委员诀别 ◎毛泽东:“和平交不成就动荡中交” ◎伟人长逝 ◎空前规模的悼念活动 二、毛泽东晚年的探索与失误 ◎一致性的理想社会模式和矛盾冲突的社会进步动力 ◎平等理想与理性化专业化的冲突 ◎多专多能消灭差别和公共价值的绝对优先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法权”的误读 ◎姚文元的“社会基础”和张春桥的“全面专政” ◎“铲除滋生资本主义的土壤” ◎“哈尔套经验”和广西的“总体战” ◎“群众迷信”的出现 ◎“大民主”无法解决政治体制问题 ◎从“大民主”到国家机器的空前强化 ◎“教育革命” 第五章 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危机 一、国民经济的严峻形势 ◎年度计划无法完成 ◎财源枯竭,国库空虚 ◎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失调 ◎经济效益全面下降 ◎各种商品票证越来越多 ◎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二、唐山地震 ◎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 ◎中共中央的慰问 ◎十万大军进入唐山 ◎各地动员支援灾区 ◎“抗震救灾要以反击右倾翻案风为纲” ◎“依靠自己战胜天灾” 三、社会危机与观念危机的加深 ◎毛泽东再次对知识青年问题批示 ◎意识形态掩盖社会就业问题 ◎小学教师李庆霖“告御状” ◎“知青”已成社会问题的新焦点 ◎知识青年成为多余的人 ◎梁漱溟与顾准 ◎反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下文化”的出现 ◎无聊、消极、苦闷与思考的群体 ◎郭路生:“我比疯狗有更多的辛酸” ◎舒婷的画梦 ◎凡有知青处,就有《知青之歌》 ◎“手抄本”的流传 第六章 十月惊雷 一、“文化大革命”后期的政治格局 ◎身份特殊的“旗手”江青 ◎“理论家”包装的政客张春桥 ◎“金棍子”姚文元 ◎“造反司令”王洪文 ◎“文化大革命”中崛起的帮派势力 ◎“阴谋文艺”成为篡党夺权工具 ◎老一代革命家和老干部 ◎政治秩序的重建和老干部的重新掌握权力 ◎时局的重心:叶剑英 ◎军队控制权的争夺 ◎“四人帮”难以控制军队 ◎整顿进一步加强军队的团结统一 ◎“放火烧荒”难以奏效 ◎“四人帮”集团建立第二武装 二、最高权力的政治继承问题 ◎毛泽东晚年的权威急剧膨胀 ◎民主集中制原则遭破坏 ◎毛泽东选择华国锋,张春桥怨恨至极 ◎毛泽东的“三句话” ◎张铁生:“这个老大是不是可靠?” ◎江青也要接班 三、“四人帮”反党集团的夺权活动 ◎档案事件 ◎毛泽东遗体保存事件 ◎热线电话事件 ◎“临终嘱咐”事件 ◎梁效的文章:《永远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办》 四、十月惊雷 ◎政治斗争只有特殊方式一条路 ◎叶剑英的胆识谋略 ◎华国锋:只要老同志撑腰,有军队撑腰,就好办 ◎汪东兴:我听华总理和叶副主席的 ◎陈云:只好如此,下不为例。快下决心,以稳妥为上策 ◎李先念转达华国锋的决心 ◎叶剑英、华国锋决定“以快打慢” ◎张春桥对上海的“三点指示” ◎张春桥传话上海:准备紧急应变 ◎政治局会议,华国锋与江青直接冲突 ◎叶剑英:上兵伐谋 ◎惊心动魄的时刻 ◎玉泉山政治局紧急会议彻夜进行 ◎叶剑英提议:华国锋任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调虎离山,制止上海的武装叛乱 后 记 / 补 记 /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