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慎柔五书 校注版

慎柔五书 校注版

  • 字数: 7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作者: [明]胡慎柔 著 田思胜,裴颢 编
  • 出版日期: 2024-07-01
  • 商品条码: 978752144517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08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1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校注说明 《慎柔五书》乃明末医家胡慎柔所著,初刊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共五卷,内容包括:卷一师训,述录查了吾先生遗论及周慎斋先生学术源流;卷二医劳历例,多为临证体会和经验之谈;卷三、四分论虚损和劳瘵证治;卷五医案,为慎柔治验病案的记述。其内容以内科虚损类疾病为主,兼及其他杂病的证治。其学术思想,渊源本于李东垣,化裁宗于薛立斋。是书有论、有方、有医案,其中不乏作者的独到见解,其在虚劳证治的理法方药上提出了颇多真知灼见,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此次点校以周学海刊本为底本,该书卷帙齐全,刻工精细,错误较少,有很高的文献价值,附以周学海的批注;以《中国医学大成》本为参校本,以本书之通行本为他校本。 本次点校整理,遵循以下原则: 1原书所引前人方剂,凡剂量、炮制法、服用法有出入处不作更动,以保持原貌。 2校注以对校、本校为主,他校为辅,慎用理校。 3凡底本文字不误,一律不改动原文;校本虽有异文但不碍文意者,不出校记。 4凡底本与校本有异,而文义均通者,则悉仍底本,不出校记;若校本义长者,则保留原文,出注说明。 5凡底本中的古字,后世仍通行者不改不校,后世已不通行者,参照异体字处理。 6底本未载之个别字、词、句,无关宏旨者,均不补入,以保持该书的原貌。生僻难明之词语、典故,出注说明其出处。 7将原本的繁体字、通假字、古今字、避讳字、异体字等均改为国家规范的简体字,不出校记。 8底本中个别目录与正文不一致者,据具体情况作相应补正。 9凡底本有脱、讹、衍、倒之处,均出注说明。 10书中药物名与今行之名用字不同者(如“山查”作“山楂”、“别甲”作“鳖甲”等),今径改作通用名。书中药物名与今行之名不同者(如“猩绛”作“茜草”等),均出校记。 11因版式变更,原书中“右”“左”方向性词,一律改为“上”“下”,不出校记。 由于校注者水平有限,疏漏纰缪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同道指正。
内容简介
《慎柔五书》为明末毗陵人胡慎柔所著,初刊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全书共五卷:卷一师训,述录查了吾先生遗论及周慎斋先生学术源流;卷二医劳历例,多为临证体会和经验之谈;卷三、四分论虚损和劳擦证治;卷五为慎柔治验病案。其内容以内科虚损类疾病为主,兼及其他杂病证治。胡氏学术思想,宗于李东垣,承于薛立斋。是书有论、有方、有医案,其中不乏作者的独到见解,指出凡治诸症,皆以保护脾胃为主;对虚劳证治提出了颇多真知灼见,可为老人、虚人调养指南,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本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适合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和爱好者阅读。
目录
卷一
师训第一
卷二
医劳历例第二
卷三
虚损第三
脉法
损脉致病次序
损脉损症
治损法
五脏逆传致病诀
虚损死证
寒热论
五脏致伤
虚损致病之由
亢则害承乃制论
虚损误药之辨
虚损秘诀
损病汤药加减法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