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破产法上的担保权问题研究

破产法上的担保权问题研究

  • 字数: 19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 作者: 李忠鲜 著
  • 商品条码: 978751541324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2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各国商事实践都表明,在企业濒临破产之时,大多数资产上都覆盖着各种形式的担保权。债权人实现担保的结果不仅关涉担保制度本身的效用,而且还影响着各类破产债权的整体清偿率,因此也与破产程序的成功密切相关。就此而言,破产法上的担保权问题既是法学理论的重大课题,又是司法实务的痛点所在。破产法作为规制工具,具有调节利益的功能,《企业破产法》及其司法解释对担保物权采取了既保护又限制的立场。本书系统考察了担保受限的法理渊源,通过揭示担保与破产的互动原理和行为表征,区分破产清算和破产重整不同场景,分析破产债务人企业、破产管理人、担保债权人、无担保债权人等主体的相互关系,着重在担保债权的受偿范围、自动停止与强制批准等方面作立法论和解释论上的探讨,提出应当改进限权机制,完善程序救济,最终平衡担保债权及时实现的“个体利益”和破产程序顺利推进的“整体利益”。
作者简介
李忠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现任教于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破产法、物权法、金融法和生命伦理法。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问学者,北京市破产法学会会员,最高人民法院挂职锻炼学者。在《法学家》《南京大学学报》《东南大学学报》《中国应用法学》《河北法学》《人民司法》《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独著《破产法上的担保权问题研究》,合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理解与适用》,获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第三十四届学术讨论会、第十二届中国破产法论坛、第二届困境企业拯救与特殊资产投资论坛征文二等奖。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课题、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课题,以及证监会、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期货交易所委托课题。
目录
   导 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担保与破产的冲突与融合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范畴及主要问题梳理

一、民法思维的路径依赖,对破产法特定范畴未作考虑

二、对破产法再分配功能及私法定位未形成理论共识

三、对破产规则实施场所的根本性变化未予以及时关注

四、自动停止制度的缺漏:救济标准不明确

五、强裁批准制度的立法缺漏:强裁基本原则缺位

六、现有保全措施阻碍了担保物使用价值的发挥

七、对于担保价值减损的补偿范围研究不足

第四节 研究的独创性

一、研究视角的独特性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性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