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司法认定

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司法认定

  • 字数: 3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 作者: 陈小彪 等 著
  • 商品条码: 978750146342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4
定价:¥7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从目前的司法实践看,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入罪化倾向明显、个罪适用标准不明确、主从犯认定不统一、量刑失衡等问题都指向因果共犯论思维下网络共同犯罪认定的界限模糊:“深度参与”则构成具体犯罪的共犯,“最低参与”则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论处,刑事法规则让位于刑事司法经验。书稿深度聚焦网络共犯扩张带来技术服务犯罪参与的“正犯性”与“共犯性”认定困境,从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司法裁判困境、可能出罪事由、犯意联络构造、行为基本构造、共犯归责模式、量刑裁量因素与证据辩护指引七个方面,通过梳理技术服务规范、分析司法裁量要素、整理共犯理论争点等内容找寻问题解决的妥善方案。
目录
绪论
第一章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现状与困境
第一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规范梳理
第二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司法概况
第三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认定困境

第二章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通常抗辩
第一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抗辩事由
第二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出罪理论
第三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有效出罪路径

第三章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犯意联络
第一节传统共犯理论中意思联络及其实践困境
第二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中意思联络之异化
第三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中意思联络异化之应对
第四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中意思联络之认定
第五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中的意思联络

第四章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行为构造
第一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行为主体
第二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的行为方式
第三节网络技术服务型犯罪参与之因果关系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