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方社会心理学理论:一门学科的多元解释路径与当代状况

西方社会心理学理论:一门学科的多元解释路径与当代状况

  • 字数: 486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编者:周晓虹|
  • 商品条码: 978752283037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7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当今众多的交叉学科 或边缘学科中,恐怕还没有 哪一门学科像社会心理学这 样,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却依 旧在研究取向上存在这样大 的分歧:心理学取向强调个 体变量的重要性,社会学取 向强调群体变量的重要性, 文化人类学取向强调文化变 量的重要性,而社会生物学 取向则强调遗传变量的重要 性。难怪有的社会心理学家 会将整个学科的发展困难归 咎为所有研究者都倾向“选 择”某一种取向,而未能兼 顾各相关学科的观点。本书 从上述学科围绕人性和社会 行为提出的13种完全不同的 解释性理论入手,详尽陈述 了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建 树,尤其对社会心理学的危 机、欧洲的反叛和本土化运 动给予了全景描述。
作者简介
周晓虹,男,1957年生于杭州。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社会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先后出版《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代际革命》《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经典贡献)》《现代社会心理学》《现代社会心理学史》等著译作二十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历史研究》等杂志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九十余篇。1993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特等奖,2009年当选为“国家级教学名师”。
目录
导言 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演进 一 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二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三 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 四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时期 五 社会心理学的危机与后继影响 第一编 心理学的探索 第一章 精神分析理论 一 弗洛伊德的时代 二 精神分析与社会 三 精神分析的转向 四 社会的精神分析 五 精神分析的历史意义与评价 第二章 社会学习理论 一 社会学习理论的历史先驱 二 早期社会学习理论:模仿过程研究 三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四 若干社会行为研究 五 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 第三章 群体动力学理论 一 群体动力学的产生 二 群体动力学的理论基础 三 群体动力学的理论与研究 四 群体动力学的发展与现状 五 群体动力学的历史意义与评价 第四章 社会认知理论 一 社会认知理论的兴起 二 认知一致性理论 三 归因理论 四 社会认知理论的评价与展望 第二编 社会学的路径 第五章 社会交换理论 一 思想来源 二 霍曼斯的行为交换理论 三 布劳的交换结构理论 四 埃默森的交换网络理论 五 社会交换理论的评价 第六章 符号互动理论 一 文化背景与知识根源 二 符号互动论的先驱 三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概念 四 符号互动论的当代发展 五 符号互动理论的评价 第七章 社会角色理论 一 概念的缘起与涵义 二 角色的扮演与形成 三 角色理论的体系 四 社会角色理论的评价 第八章 参照群体理论 一 理论发展的主要线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