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现象学立场下教育与技术的关系研究

现象学立场下教育与技术的关系研究

  • 字数: 225
  • 出版社: 教育科学
  • 作者: 叶晓玲|
  • 商品条码: 978751913799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4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面对不断更新变化的技 术,拒斥已无可能。教育该 如何应对?我们该如何看待 教育与技术的关系?现象学 思维得以让我们超越二元论 ,于“存在”层面考察二者的 关系。 在教育实现自身存在的 过程中,技术扮演了“代具 性补充”的角色,构成了教 育存在的本身,使得教育最 终以一种“教育-技术”的结 构存在。 在这样一种结构中,教 育与技术进行着交互往复的 差异化运动,这种运动构成 了教育革新的内在动因,也 成为新技术不断进入教育领 域的不竭动力。 以此分辨进入教育的各 种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 地看清当下的技术应用。
目录
引论:技术时代教育的繁荣与隐忧 一、教育中的技术应用方兴未艾 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的价值预设与隐性推理 三、对教育与技术关系进行哲学思考的迫切性 第一章 现象学立场:考察教育与技术关系的新视野 第一节 现象学是什么 一、现象学的产生及影响 二、现象学的发展及其复杂性 三、现象学的精神要义 四、现象学方法与方法论 第二节 为什么采用现象学思维 一、自然思维与现象学思维的区别 二、现象学思维之于本书的贡献 三、本书如何应用现象学思维 第三节 技术现象学的启示 一、传统的技术哲学观 二、技术现象学及其主要观点 三、为何借鉴技术现象学理论 四、如何借鉴技术现象学理论 第二章 教育的“教育-技术”存在结构 第一节 现象学对存在的阐释及其启示 一、本质、现象、存在、存在者、存在论差异 二、海德格尔关于技术本质的阐述 三、斯蒂格勒对于人的存在的阐述 四、存在与存在论差异的启示 第二节 教育与教育存在 一、对教育存在者的实事考察 二、教育本质的一种表述 三、教育存在的特点 第三节 技术在教育存在中扮演的角色 一、对技术的实事考察 二、教育发展中的技术实事考察 三、技术作为教育存在的代具性补充 第四节 教育的“教育-技术”存在结构及其意义 一、技术现象学论述的启示 二、教育的“教育-技术”存在结构 三、“教育-技术”存在结构的启示和意义 第三章 技术如何“进入”教育 第一节 技术现象学的理论及其启示 一、海德格尔:通过此在揭示存在 二、唐·伊德及其思想背景 三、人与技术的四种关系 第二节 教育中的“人-技术”关系 一、教育中的“人” 二、教育者与技术的关系 三、受教育者与技术的关系 第三节 教育中“人-技术”关系的演化路径 一、教育中“人-技术”关系的基本特征 二、关系:技术在教育中存在状态的显示 三、关系演化:技术“进入”教育的路线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