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革命还是改良(伯恩施坦卢森堡和列宁的论争)

革命还是改良(伯恩施坦卢森堡和列宁的论争)

  • 字数: 296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贺敬垒|
  • 商品条码: 978752273777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6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将1895年恩格斯逝 世至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 初期这段时期作为一个独立 的历史阶段,围绕着“革命 还是改良”问题的论争,以 对资本主义时代的认识、无 产阶级斗争策略的选择以及 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三个问 题为研究主线,按照历史的 逻辑对关切论争主题的最具 有代表性的三个理论派别的 代表人物——伯恩施坦、卢 森堡和列宁三人关于此问题 的理论探索过程进行系统化 考察,同时还以十月革命问 题为理论焦点分别就三者的 思想观点的理论分歧进行了 系统梳理和分析,并运用多 种研究方法探讨了三者的思 想关系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 正确态度,考察了这场论争 的历史地位及其当代价值。
目录
引论 一 研究意义 (一)有利于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准确探究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 (二)有利于推动学界对第二国际及其主要理论人物的研究 (三)有利于全面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十月革命的胜利,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 二 本书思路与文章架构 (一)本书思路 (二)本书架构 第一章 论争的产生 一 社会历史背景 (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新发展给马克思主义带来新挑战 (二)资本主义统治方式的新调整对马克思主义构成新冲击 (三)工人运动的新特点对马克思主义提出新考验 二 思想理论背景 (一)国际工人运动内部改良主义思潮日渐泛滥 (二)恩格斯《(1848年至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的出版引发了国际工人运动内部对无产阶级斗争策略认识的巨大分歧 第二章 伯恩施坦对“革命还是改良”问题的认识与判断 一 伯恩施坦改良主义的形成 (一)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英国 (二)伯恩施坦改良主义的形成过程 二 对“革命还是改良”问题的系统判断 (一)对资本主义时代特征的认识 (二)对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的判断 (三)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三 总体评价 第三章 卢森堡对伯恩施坦改良主义的认识与批判 一 卢森堡对伯恩施坦改良主义的批判实践 (一)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德国 (二)批判过程 二 卢森堡对伯恩施坦改良主义的理论批驳 (一)对资本主义时代特征的认识 (二)对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的判断 (三)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三 卢森堡批判伯恩施坦改良主义的效果 四 总体评价 (一)未能真正站在时代变化的新高度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 (二)未能真正从德国当时的无产阶级斗争形势出发确定斗争策略 (三)未能真正对资本主义新变化做出创新性回答,将捍卫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第四章 列宁对“革命还是改良”问题的认识与判断 一 对资本主义时代特征的认识 (一)对资本主义时代特征的探索过程 (二)对资本主义时代特征认识的主要观点 二 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探索 (一)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俄国 (二)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探索 三 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一)对伯恩施坦改良主义的系统批判 (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四 总体评价 第五章 关于十月革命问题的交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