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公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公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 字数: 83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作者: 张文显 主编 著
  • 商品条码: 978751970094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788
定价:¥1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党的十八大为历史背景,从法治视野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公法的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司法的治理以及转型时期的法治与治理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法治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引领和保障作用、法治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决定作用,强调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内在关联和外在的契合,也通过各个方面的学者,专家就其所研究的领域的看法进行总结,从而为该课题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作者简介
张文显,1951年生,河南省南阳市人。哲学博士。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教授委员会主席、名誉院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兼联席主任、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部召集人、国家社科基金法学评审组组长、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法学学科召集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历任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吉林大学副校长、党委书记,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教育部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目录
序张文显1
一、法治视野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1.软法研究的多维思考罗豪才周强
2.中国法治新常态张文显
3.法治中国愿景的复杂性与风险RonaldJayAllen著王颖译
4.治理与刑法BerndSchünemann著王钰译
5.国家治理现代化关乎国家存亡徐显明
6.当今网络空间国际法规则的发展NohyoungPark著谭阳阳译
7.国家治理现代化标准问题之我见陈光中
8.国家治理现代化关键在法治化胡建淼
9.试论依规治党和依法执政的法治蕴意吴汉东
10.中国现代化的全新维度
——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杜飞进
11.中华传统文化的法治资源及其现代传承体系范忠信
12.权力清单思维和政府治理模式商文江
13.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以惩罚性赔偿制度为例
李友根
14.中国纵向政府组织法治体系的解构与建构江国华
15.法的一般性对法治中国建设的意义陈金钊宋保振
16.论中国法治评估的转型钱弘道王朝霞
17.中国法治的浙江考察钱弘道
18.全球治理视野下的国际法治与国内法治赵骏
19.由KQID引擎(道)提供动力的轩辕法治与义理廖凯原
20.地方政府的法治悖论与三重治理逻辑陈国权
21.法治政府建设:挑战、变革和创新
——2010~2015年代表性观点综述彭辉
22.论公民参与法治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王颖
二、公法的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23.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公法革命公丕祥
24.国家治理与公法发展:中国法治现代化的时代议题公丕祥
25.国家治理现代化与行政诉讼应松年
26.治理改革和行政法的范式变迁叶俊荣著楼桓楸译
27.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为基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周叶中
28.宪法权威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韩大元
29.《行政复议法》的修改余凌云
30.正义的名与实:依法治国与非诉争端解决
——比较视野下的思辨MichaelPalmer著谭阳阳译
31.行政审批与政府改革
——以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一门式”改革为例
刘恒彭箫剑
32.公法规范解释方法的研究课题刘飞
33.走向操作性的选举制度研究
——以衡阳贿选事件三层处理方案的规范分析为例郑磊
34.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的政策比较及其立法吸纳
——以武汉东湖和北京中关村文化科技企业的视角
石东坡潘贤芬
35.地方政府审批程序创新的实证考察与行政法理
——以建设项目领域为例唐明良骆梅英
36.后谢弗林时代的美国行政解释司法审查
——基于若干判例的审视黄琳
三、通过司法的治理
37.中国司法改革进程中的最高人民法院张保生李吟
38.从三维度看“三原色”
——谈中国特色的司法规律张雪樵
39.司法公信力的理性解释与建构胡铭
40.基层刑事司法转型与国家治理模式变迁
——百年来浙江省龙泉市为中心的表达张健
41.人民法庭组织体制论
——基于云南省M人民法庭的实证分析徐清
42.刑事证明标准的形式一元论之提倡
——兼论审判中心主义的实现路径吉冠浩
43.规则?权利?能力
——新时期行刑法治的法理研究马臣文
44.实践中的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具体化义务许林波
45.司法权地方化问题的形成机理与理论阐释章安邦
46.新媒体自由之畛域:基于实证维度考察自正法
四、学术对话:转型时期的法治与治理
47.王泽鉴(台湾大学名誉教授)发言
48.凌兵(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发言
49.陈甦(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法学研究》主编)发言
50.ErikaTechera(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大学法学院院长)发言
51.NeysunA.Mahboubi(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员)发言
52.OwenJosphMcIntyre(爱尔兰国立大学、科克学院大学教授)发言
53.沈远远(浙江大学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发言
54.林峰(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发言
55.季卫东(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教授)发言
56.葛洪义(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特聘教授)发言
57.商文江(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发言
58.王振民(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评议及总结
59.史晋川(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文科资深教授)发言
60.董茂云(宁波大学法学院特聘教授)发言
附录1首届法治与改革高端论坛组委会名单
附录2法治与改革国际高端论坛公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议程
摘要
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党的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分别就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科学论述和重大部署,也就是分别对改革、法治、发展问题做出了全面部署,中国社会呈现出改革与法治“双轮驱动”的新局面。由此,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将成为我国政治社会发展的主题,改革与法治的关系亦将成为我国法学和相关学科长时期的重点研究领域。 为了充分发挥法治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对“法治中国”建设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为改革与法治“双轮驱动”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浙江大学决定设立并长期资助“法治与改革高端论坛”。论坛定位为高端性、开放性、国际性,每年举行一次。论坛由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金德水担任组委会主席,由我担任执行主席。 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统揽全局的深远意义。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内在关联和外在的契合。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法治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决定作用,法治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在法治当中,与国家治理最为贴近并构成其制度基石的是宪法,构成其主要制度载体的还有国家机构组织法和其他公法。基于这样的认识,论坛组委会将首届论坛主题确定为“公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本书正是首届论坛的直接成果,是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思想的砥砺、智慧的结晶。 高水平、高质量的论坛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具有凝聚思想共识、推进理论创新、引领公共思潮、服务党政决策、促进国际互信的重大意义。这正是我们策划举办“法治与改革高端论坛”的宗旨和目的之所在。基于此,我们期望着“法治与改革高端论坛”能够实现其预期,充分发挥论坛作为新型智库的积极作用,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绵薄之力。 张文显 2016年7月19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