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蛋先生的学术生存

蛋先生的学术生存

  • 字数: 25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施爱东 著
  • 出版日期: 2024-07-01
  • 商品条码: 978753219011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00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蛋先生的心路历程,为青年学术工作者量身打造的学术生存指南 一个偶然选择了民间文学专业的县城男孩,咬紧牙关日夜奋斗,竟跨越了学术的多级台阶,成了知名的民俗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施爱东却觉得自己只是“乡下‘斗蛋’游戏中外壳相对厚实一些的蛋”。这位“芸芸众蛋”中普普通通的“蛋先生”深刻阐说自己的学术心路,从学术研究的学“术”问题、“边界”问题,再到学术写作的故事学、学术对话的功能与路径,为普通学术工作者尤其是青年学术工作者量身打造一部学术生存指南。 *一部关于学术生活的“社会生态志” 在学术行业,一样有祖师崇拜、学术赶集、资辈亲疏、派系与行规、控制与反抗、顺从与革命,有主流与边缘的分野、师承与圈子的壁垒、尊老与维亲的传统,还有自卖自夸的学术营销、连横合纵的操纵方略。有些看似国民性的学界弊端,其实是国际性的科学社会学难题;有些貌似公平的行业规则,其实严重束缚着学术发展。本书从学术丛林的行业民俗讨论到学派、流派与门派,为普通学术工作者尤其是青年学术工作者提供一部可参考的“社会生态志”。 *从个体民俗志窥见社会现实 本书不仅包括作者的个体民俗志,也扩展至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从中国民俗学这一学术社区的种种规则、行业规矩、生存策略等,探讨了中国学术及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俨然是民间社会的缩影和窗口,从侧面反映其中的问题与弊端,值得我们深思。
内容简介
传统学术史多为思想史、发展史或者编年史。当我们借助“发展”和“进步”的眼光来回望一个学科的学术历程时,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常规预设,比如:学术发展是在传统继承基础上的学术创新,学术发展是沿着一条从低往高、后出转精的道路不断前进的,学者的学术影响力与他的学术贡献大致成正比,等等。在这些预设之下,成王败寇,能够进入学术史大门的永远只是极少数知名学者,而绝大多数普通学者都被排斥在了学术史的大门之外。
可是,只要我们换一种眼光,参照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思想方式,把学术研究看作一种特殊的行业类别,就会发现,作为“学术工匠”的普通学者,他们的行业习俗以及他们所处的学术生态,一样应该得到我们的讨论。
本书是一本关注普通学术工作者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工作者,供普通学术工作者尤其是青年学术工作者参考的“社会生态志”。
作者简介
施爱东 1968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故事学、谣言学、科学哲学。著有《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故事法则》《故事机变》《故事的无稽法则》《民俗学立场的文化批评》《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金庸江湖手册》等。
目录
学术丛林的行业民俗
一、祖师崇拜:学术领袖的神威与功能
二、学术机构:祖师的香火地、学者的栖身所
三、薪火与香火:导师与学生的不对等互惠关系
四、寿者仁:成功学者的成功秘诀
五、学术推广:圈内的口碑与圈外的宣传
六、宏观学术规划:一支无效的学术指挥棒
七、学术创新:压垮学者和学术的第三座大山
八、学术版图周圈论:圈层递推的学术革命
九、圈子的形成:反抗旧秩序建立新秩序
十、学科危机:研究范式的过度操作
十一、学术革命:重立一个“新”偶像
学派、流派与门派
一、“神论文”与“神答辩”
二、学派、流派、门派的概念界定
三、学派只能形成于学科发展的成熟阶段
四、核心理念:研究纲领及其硬核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