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马克思恩格斯对错误社会思潮的分析批判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对错误社会思潮的分析批判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 字数: 4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李晓光 著
  • 商品条码: 978701023870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92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创立、发展的历史不仅是马克思、恩格斯自身思想在理论逻辑上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也是在与各种错误社会思潮作斗争、在分析批判错误社会思潮中厘清自身思想进路而逐步深化认识的过程,同时还是在与工人运动的有机结合中逐步成为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武器和指导思想,最终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指导地位、在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历史。本著作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着力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对当时影响较大的错误社会思潮进行的分析批判,不仅立足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扣时代主题,而且针对错误社会思潮的主要观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反驳、旗帜鲜明地指出其根本症结及错误实质所在,更在分析批判之中进行自身理论的建构与创新,实现了破立结合、批判性与建设性的高度统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犀利的哲学批判到严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再到全面的社会、意识形态批判。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分析批判错误社会思潮的逻辑理路,对于在当代进一步探究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如何发挥引领作用这一时代命题,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与实践价值。
作者简介
李晓光,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丰义基本原理学科带头人。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教学名师、师德先锋。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士、哲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思潮、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等。代表著作:《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性别研究》等。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二十余项。主要学术兼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理事、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北京高教学会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等。
目录
导论 社会思潮批判视角下的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史研究
第一节 研究视角澄明:社会思潮批判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审视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概览
二、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第二节 主要概念辨析:社会思潮与错误社会思潮批判
一、社会思潮的内涵、特征及分类
二、社会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
三、批判与错误社会思潮批判
第三节 研究思路理清:社会思潮批判视角下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的逻辑进路
一、犀利的哲学批判——高度原则性的坚持
二、严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智客观性的坚守
三、彻底的意识形态批判——顽强斗争性的坚定
参考文献
上篇 犀利的哲学批判——高度原则性的坚持
第一章 尖锐批判中的信仰清算——与青年黑格尔派划清界限
第一节 分析批判的缘起:德国思想领域的空前“变革”
一、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活动
二、“犹太人问题”论战
三、集中清算从前的哲学信仰
第二节 分析批判的主要内容: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观唯心主义
一、剖析“自我意识”哲学的主观唯心主义实质
二、阐明青年黑格尔派宗教批判的实质
三、揭示青年黑格尔派唯心史观的症结
四、正面、全面阐释唯物史观基本观点
第三节 分析批判的当代启示:人民立场与现实根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人民立场
二、思想的批判要立足于现实根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思想崇拜中的现实回归——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扬弃
第一节 分析批判的缘由:信仰清算与新世界观制定
一、清算他们从前的信仰
二、制定自己的新世界观
三、回应施蒂纳的批判
……
中篇 严谨的政治经济学批评——理智客观性的坚守
下篇 彻底的意识形态批判——顽强斗争性的坚定
结语 观照马克思恩格斯分析批判理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