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国际媒体 中国声音

国际媒体 中国声音

  • 字数: 22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作者: 张军芳 著 著作
  • 商品条码: 978750009636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3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张军芳编著的《靠前媒体中国声音(中国传媒靠前影响力研究)》依据中国媒体的报道被靠前主流报纸引用的特征来评估中国媒体的靠前影响力。研究围绕核心概念“靠前影响力的显著度”,深入剖析新华社的报道文本在三十余年间被《纽约时报》、《泰晤士报》与《世界报》引用的状况及特征。研究还对中国媒体的被引用文本特征与被引用率之间的关联进行检验,依此探究靠前媒体“把关”的“偏好和惯例”。
本书选取三个研究个案,遵循新闻框架的分析路径,挖掘西方媒体涉华报道中的“框架”,阐释在这些作为新闻事实被组织的前提与规则的新闻框架的统摄下,新华社报道文本意义生成与变迁的过程与机制。
本书回归了新华社靠前新闻实践与理念的发展历程,对新华社靠前新闻一线采编人员进行访谈,以此加深对新华社靠前影响力的理解。
作者简介
张军芳,博士,目前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政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研究,同时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靠前新闻与传播理论。获得的科研项目资助主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07年,07CXW00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八批特别资助(2015年,2015T8044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6批面上资助(201 4年,2014M560349)、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资助(2014年,15ZS021)、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资助(2013年,B13023)等。学术论文发表于《新闻与传播研究》、《学术研究》与《靠前新闻界》等核心期刊。
目录

引论
一、研究缘起与文献综述
二、研究内容与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分析
一、新华社报道的国际影响力分析
二、作为参照的《南方周末》与《新京报》国际影响力分析
三、总结: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现状分析
第二章 国际媒体的“把关”研究——对中国媒体被引用报道文本的特征分析
一、新华社被引用文本特征分析
二、《南方周末》与《新京报》被引用文本特征分析
三、中国媒体报道文本特征与三家国际报纸引用量间的关系
四、国际媒体问的议程设置研究
五、总结:国际媒体的“把关”——偏好与惯例
第三章 国际媒体报道中的新华社报道文本:“框架”与意义
一、理论前提
二、新闻框架的内涵
三、个案研究
个案一:国际报纸“中国制造”质量问题报道解析
个案二:国际报纸中国阅兵报道分析
个案三:国际报纸中国民族议题报道分析
第四章 理解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一、新华社国际新闻报道的发展历程
二、新华社对外报道的理念与实践
三、新华社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具体对策
四、研究反思:研究局限与未来设想
索引
后记
摘要
精彩序言

中国传媒的国际影响力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学界普遍关注并亟需得到深入拓展的领域。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需要是能够拥有具备一定国际话语权的传媒集团,至少在中国的事情上能和西方媒体争一个话语权,改变目前被动挨打、无所作为的局面。在经济上,中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使得很多著名品牌,比如青岛啤酒,还有海尔集团,走向世界。但是,中国的传媒品牌在世界的知名度却是FEI常有限的,更重要的是,没有全球化的媒体就不可能有全球化的品牌。在日益频繁的国际政治交往中,中国与西方舆论的关系格局往往是“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很是被动不利。如果我们的传媒在国际舞台上没有话语权,我们的国家也不可能成为真正强大的国家;中国没有国际性的传媒业也不可能有国际性的品牌,这是我们这个时代传媒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张军芳副教授近年来专注于国际新闻研究,她的《国际媒体中国声音》一书正是对中国传媒国际影响力展开的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此书的特点在于:
从立意和思路上看,通过分析中国主流媒体的报道被国际主流报纸引用的实际情况来评估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是具备有效性和可信度的研究视角,体现了研究的创新性与针对性。
在研究方法上,此书研究时间跨度较大,采集了西方主流报纸《纽约时报》、《泰晤士报》和《世界报》对中国新华社报道的引用,并以中国两份很有特色的报纸《南方周末》和《新京报》作为参照。研究设计较为科学,设立了六十余个测量指标,数据信息量大,统计分析较为科学和可靠,研究结论具备可信性。
从理论层面看,该研究以核心概念中国媒体“影响力的显著度”统摄测量指标,并借助“把关”与框架的理论维度进行深入分析,结构清晰,逻辑渐进,在一定深度上揭示出研究问题的本质。
从实践价值看,特别是在对西方媒体“把关”中国对外传播的报道过程中所具有的“偏好和惯例”以及西方媒体涉华报道中存在的稳定的“元框架”的阐述,对理解西方媒体的新闻实践具有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
我希望作者在后续研究中,能将时代背景、中外媒体的发展趋势与体制性问题纳入研究视野,将该项研究提升到更高层次。
李良荣2015年秋于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