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复兴与增长:共容性组织推动的经济制度变迁(1921-2011)

复兴与增长:共容性组织推动的经济制度变迁(1921-2011)

  • 字数: 278.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作者: 权衡,高帆,乔兆红 著作
  • 商品条码: 978750008566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2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与现代化使命》丛书坚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丰功伟绩和巨大成就;坚持运用马思主义立场、现点和方法,自觉体现理论工作者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努力追求对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发展历史的深刻的学理思考。
目录
导论  共容性组织与激励性经济增长: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一、百年复兴与增长:如何从90年看中国发展模式?
  二、党建国家、民族复兴和经济增长:为什么会是中国共产党?
  三、大国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从“政府一市场”二元范式到“政党-政府-市场”三元结构
  四、共容性组织与激励性增长:如何解释经济增长中的政党因素?
第一章  复兴与发展:历史转折和选择
  一、历史上的经济强国及其形成因素
  二、从强盛走向衰弱的反思
  三、共产党的成立与民族复兴的梦想和探索
  四、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型与国家经济制度
  五、政党的新抉择与经济体制转型
  六、政党推动与经济制度、发展战略与体制选择
第二章  政党与制度建构: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一、从韦伯疑问到李约瑟之谜:中国近代百年发展与反思
  二、制度与发展:西方世界的兴起与启示
  三、中国百年复兴与崛起之谜:政党角色与制度建构
  四、政党与制度建构:实证与理论分析
  五、政党推动与适宜的战略选择
  六、共容性组织政党推动复兴发展与制度分析
第三章  战略调整:大国发展的难题与适宜的战略
  一、农村发展与土地制度创新
  二、大国发展与工业化道路:富国战略
  三、大国发展与城市化道路:富民战略
  四、大国开放战略与全球化:强国战略
  五、人力资本投资和信息化:赶超战略
  六、政党推动与战略抉择:中国经济发展的特质
第四章  体制创新:走向竞争性的市场经济
  一、1949年以前中国经济的制度与市场
  二、苏联模式:计划经济与短缺的困惑
  三、市场经济:实现民族复兴与经济发展的最优体制
  四、从价格改革走向产权创新:市场化的微观基础再造
  五、体制外的创新与发展:外资、民营经济崛起
  六、政党与经济体制抉择:政府与市场双重背景下
  资源配置的中国经验
第五章  发展绩效:90年发展的数据与国际比较
  一、大国复兴与经济发展的事实
  二、大国复兴发展:国际比较与中国崛起的思考
  三、共容性的政党与中国复兴和经济增长经验
第六章  发展模式:失衡与困惑
  一、大国经济发展结构性失衡与困惑
  二、经济发展中的收入不平等
  三、社会建设滞后:问题与事实
  四、经济增长的代价: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五、共容性组织与政党推动的中国模式:问题视角
第七章  战略新选择:推动增长模式转型
  一、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走向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二、终止“夹生饭”的城市化: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和睹的城市化发展
  三、调整国民收A分倪:从富国强民走向富民强国和共享发展的福利
  四、转型与仓嘶的体制扶择:从政碓惴主导走向价榴信号主导
第八章  远景展望:走向可持续的发展与繁荣
  一、中国复兴与经济增长:发展阶段与特征
  二、复兴的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新目标
  三、发展的中国: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力量
  四、创新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新范式
结论  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共容性组织与激励性增长
  一、政党选择、共容性组织与激励性增长:中国经验和理论
  二、从现实到理论:中国复兴与发展呼吁经济理论创新
  三、中国经济发展与发展经济学:单一发展框架终结与发展理论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