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区域创新的驱动机制与空间效应

区域创新的驱动机制与空间效应

  • 字数: 180
  • 出版社: 经济管理
  • 作者: 施晓丽|
  • 商品条码: 978750969673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6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区域创新的产出 总体现状、空间分布、空间 相关性以及区域创新网络的 互动关联等方面分析了我国 区域创新的发展现状,探讨 了我国区域创新的空间效应 ;分析了政产学研四个主体 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并结合 模糊定性比较分析法对区域 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路径展 开了研究;通过构建空间计 量模型,实证检验要素集聚 、贸易开放、创新环境建设 、产业集聚以及知识溢出等 五种因素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选取长江经济带和福建省 展开案例分析,进一步探讨 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关联 以及科技服务业对区域创新 发展的短板效应;结合区域 创新政策的国际经验借鉴, 从创新投入多样化、创新环 境完备化、创新成果市场化 和创新空间互动化四个方面 提出推进我国区域创新的政 策建议。
作者简介
施晓丽,经济学博士,集美大学财经学院副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问学者。主持并完成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内的科研课题6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20余篇。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与内容安排 1.5 创新与不足 2 驱动机制的研究回顾及理论框架 2.1 要素集聚与区域创新 2.2 贸易开放与区域创新 2.3 创新环境建设与区域创新 2.4 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 2.5 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 2.6 国家创新能力分析框架 2.7 理论框架 3 我国区域创新的发展现状分析 3.1 区域创新发展状况 3.2 区域创新环境建设评价 4 我国区域创新的空间效应分析 4.1 要素流动 4.2 产业转移 4.3 创新要素流动 4.4 小结 5 多元主体对区域创新的作用分析 5.1 区域创新作用主体研究的文献回顾 5.2 多元主体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5.3 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区域创新主体协同发展影响分析 6 驱动机制与区域创新的实证研究 6.1 空间计量基础模型 6.2 区域创新实证模型的构建与变量说明 6.3 区域创新实证模型的检验估计 7 区域创新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长江经济带的产业集聚与创新发展 7.2 福建省的区域创新发展 7.3 小结 8 推进我国区域创新的政策建议 8.1 区域创新政策的概念及内涵 8.2 区域创新政策的国际经验 8.3 推进我国区域创新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