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们小时候(共9册)

我们小时候(共9册)

这套书 是连接大作家和小读者的桥梁 是连接“彼童年”和“此童年”的桥梁 是连接儿童和文学的桥梁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其他
  • 作者: 宗璞,毕飞宇,苏童等 著
  • 商品条码: 240178400052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定价:¥49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我们小时候”丛书是由99读书人与人民文学出版社携手出版的一套不可多得的儿童文学精品。 翻开这套书,如同翻看一本本珍贵的童年老照片。老照片已经泛黄,或者折了角,每一张照片讲述一个故事,折射一个时代。这是一套大作家写给小读者的儿时记忆,也是一套文字优美至极的名家文集,读来趣味盎然,齿颊噙香。 很少人会记得小时候读过的那些应景课文,但是课本里大作家的往事回忆却深藏在我们脑海的某一个角落里。朱自清父亲的背影、鲁迅童年的伙伴闰土、冰心的那盏小橘灯……这些形象因久远而模糊,但是永不磨灭。我们就此认识了一位位作家,走进他们的世界,学着从生活平淡的细节中捕捉永恒的瞬间,然后也许会步入文学的殿堂。 王安忆、苏童、迟子建、叶兆言、张炜、周国平、毕飞宇、郁雨君、宗璞……作家们没有美化自己的童年,没有渲染贫困,更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从童年记忆中汲取养分,把童年时的心灵感受诉诸笔端。我们希望,少年读了这套书可以对父辈说:“我知道,你们小时候……”我们希望,父母们翻看这套书则可以重温自己的童年,唤醒记忆深处残存的儿时梦想。 童年印象,吉光片羽,隽永而清新。
内容简介
《放大的时间》一书由茅盾文学奖得主王安忆写作。该书以看似虚构的短篇小说格式写就,实际上都是作者童年真事。公共浴室,厨房,童年玩具等弄堂里长大的上海孩子所共有的童年回忆令人感慨。全文细腻写实,情感与记忆交织,极为优雅。 《自行车之歌》一书由英仕曼亚洲文学奖得主苏童写作。该书以优美至极的散文格式写就,讲述了作者在苏州街头晃晃悠悠成长的南方童年。行船、流水、城北的桥及夏日街头三三两两的人群等弥漫着南方水气氤氲的生活让人悠闲中又感觉说不出的怅然。全文细腻写实,真情流露。 《会唱歌的火炉》一书由茅盾文学奖得主迟子建写作。该书以优美至极的散文格式写就,讲述了作者在大兴安岭北极村一带成长的北方童年。火炉、失传的农具及北极光等北方特色浓郁的生活细节让人又新鲜又感慨。全文细腻写实,真情流露。 《侯家路》一书由著名散文家周国平写作。主要由作者本人的童年回忆选编构成。该书文字风格清新隽永。一个又一个的细节,将童年心理刻画得历历在目。无论是最初的人际交往还是最初的懵懂情感,作者都以客观细腻的文笔再现。一个纤细敏感的少年形象在散文中栩栩如生。 《描花的日子》一文由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写成。该书以朴实而逗趣的为基调,讲述了作者在北方摸爬滚打成长的童年时光。有独眼歌手、粉房、岛上人家这些具有独特性的回忆,也有星星、月光、游泳这些具有共性的时光,全文细腻写实,真情流露。 《文学少年》由著名作家叶兆言写就,是一本主要由作者本人的童年回忆选编构成的散文集。由于作者本是文学大家的家庭,所以童年趣事中不但有自己,更有一个家族的回忆。作者文笔举重若轻,大事写来也轻巧无比,十分具有可读性。 《当时实在年纪小》一书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郁雨君写作。该书以童趣自然的散文格式写就,讲述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辫子姐姐的童年点滴。那个一直没有进化为成人的姑娘也有更小时候的美好回忆。行文轻快,细节温馨,孩子读来必有共鸣。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由茅盾文学奖得主毕飞宇写作。该书以记叙性非虚构文体为孩子讲述作者在兴化街头长大的童年生活。红领巾泳裤,奶奶的蚕豆等情节感人至深。全文庄重与诙谐并具,情感与记忆交织,不可多得。 《烟斗上的小人》由茅盾文学奖作者宗璞写就。主要由作家本人的在清华园中成长的童年回忆选编构成,回忆了老一辈的少年故事。翻开这本书,如同翻看一张张珍贵的童年老照片。老照片已经泛黄,或者折了角,每一张照片讲述一个故事,折射一个时代。
作者简介
王安忆,1954年生于江苏南京,1955年随家庭迁居上海。著名作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代表作品有《小鲍庄》、《长恨歌》、《桃之夭夭》、《天香》等。2000年以《长恨歌》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其许多作品被译成英、德、荷、法、捷、日、韩等多种文字,在海内外享有广泛声誉。 苏童,1963年生于江苏苏州。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7年发表《一九三四年的逃亡》使其成为“先锋派”的主将。代表作品《妻妾成群》曾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影片获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小说《米》、《红粉》、《妇女生活》也先后被搬上银幕。现任江苏省作协副主席,多部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等文字。 迟子建,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漠河。1987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代表作品有《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额尔古纳河右岸》《白雪乌鸦》等。曾获得第一、第二、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励。作品有英、法、日、意、韩、荷兰文等海外译本。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代表作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人与永恒》《忧伤的情欲》《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等。 张炜,1956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当代著名作家,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1975年发表诗歌,1980年发表小说。至今发表作品一千三百余万字,被译成英、日、法、韩、德、瑞典等多种文字。代表作有《古船》《九月寓言》《外省书》《丑行或浪漫》《刺猬歌》及《你在高原》(十册)等;曾在海内外获得七十多种文学奖项。 叶兆言,1957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获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著有中篇小说集《艳歌》、《夜泊秦淮》、《枣树的故事》,长篇小说《一九三七年的爱情》《花影》《花煞》《别人的爱情》《没有玻璃的花房》《我们的心太顽固》,散文集《流浪之夜》《旧影秦淮》《叶兆言散文》《杂花生树》《叶兆言文集》(七卷)、《叶兆言作品自选集》等。 郁雨君,儿童文学作家,小读者心目中亲切、温暖、优美的辫子姐姐。写的每一本书都和成长息息相关,温暖过无数透明孩子心。主要作品包括“辫子姐姐心灵花园”系列、“辫子姐姐主题公园”成长故事系列等,散发出的独特书香魔力深入孩子心灵。 毕飞宇;1964年生于江苏省泰州兴化市。著名作家、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品有《青衣》《平原》《推拿》等。2010年凭借《玉米》获英仕曼亚洲文学奖。2011年凭长篇小说《推拿》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在南京大学文学院设有毕飞宇文学工作室。《苏北少年“堂吉诃德”》是他个人的第一本非虚构作品。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华、任小哲等。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当代作家,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目录
《放大的时间》 王安忆 文 王明明 图 《自行车之歌》 苏 童 文 谢 翔 图 《会唱歌的火炉》 迟子建 文 可乐狗 图 《侯家路》 周国平 文 谢 翔 图 《当时实在年纪小》 郁雨君 文 猪 蹄 图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 毕飞宇 文 猪 蹄 图 《描花的日子》 张 炜 文 杨 猛 图 《文学少年》 叶兆言 文 谢 翔 图 《烟斗上小人儿说的话》 宗 璞 文 李清月 图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