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基于00后大学生的实证分析)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基于00后大学生的实证分析)

  • 字数: 258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庄季乔|
  • 商品条码: 978752273793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7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劳动 思想的逻辑起点,是马克思 主义理论的基石;劳动也是 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核 心力量。在漫长的人类历史 长河中,劳动的内容与形式 经历了各种样态的变化与发 展,同样,关于劳动的教育 思想与教育实践也在不断地 形成与发展。全国教育大会 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 养的教育体系,劳动教育已 然成为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 或缺的一部分。新时代五育 并举廓清了劳动教育与德育 的界限,劳动教育本身也形 成了独立发展的趋势,但其 内核依然与思想政治教育有 着紧密的联系。 本书在理论层面继承并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 劳动教育理论,同时进一步 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 内涵。在现实层面则强化了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促 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 的教育体系,最终助力于培 育新时代具有综合素质的劳 动者。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 国外文献综述及评述 二 国内文献综述及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比较研究法 三 问卷调查法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 一 理论层面的创新 二 实践层面的创新 第二章 劳动教育的内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劳动教育的内涵界定 一 劳动的内涵 二 劳动教育的内涵 三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涵 四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外延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与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耦合与同构 一 思想政治教育与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耦合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与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同构 三 在耦合与同构中发挥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强化作用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与理论渊源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教育理论 二 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劳动观及近代劳动教育思想 三 苏联劳动教育思想及教育理论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1976年) 一 以生产技术教育为核心的劳动教育有序开展 二 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第二节 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7-2012年) 一 正式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二 造就“四有”新人和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 正式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第三节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3年至今) 一 正式提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二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 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发展的经验与不足 一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针丽 二 把握劳动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规律 三 亟须构建劳动教育实施的评价体系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 时代性与导向性原则 二 科学性与系统性原则 三 教育性与发展性原则 四 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原则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 一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客观要求 二 立德树人的价值实现 三 教育发展评价价值的多样化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评价指标选取 一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评价指标构成 二 州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确定 第四节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 新时代“00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问卷设计 二 新时代“00后”大学生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及可靠性分析 三 劳动教育指标结构效度检验及因子分析 四 新时代“00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第五章 新时代“00后”大学生劳动教育评价的现实问题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新时代“00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整体评价与现状 一 新时代“00后”大学生劳动教育有效性整体评价结果 二 新时代“00后”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和实践现状 三 新时代“00后”大学生对学校、家庭和社会劳动教育满意度的状况 第二节 新时代“00后”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依然不够全面和彻底 二 家庭劳动教育缺少正确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三 州大学生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依然较为被动 四 社会还未完全营造出崇尚劳动的良好风气 第三节 新时代“00后”大学生劳动教育评价的影响因素 一 新时代“00后”大学生劳动认知形成的影响因素 二 高校主阵地开展劳动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 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 四 劳动教育客体发挥自主能动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六章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完善路径探究 第一节 实现高校劳动教育的全方位发展 一 保障高校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的引导作用 二 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 三 强化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师资建设与保障措施 四 探索并实现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 第二节 形成助力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良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一 注重家庭建设是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基础 二 注重家教建设是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必要途径 三 注重家风建设是实现个人劳动品质传承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三节 以个人提升为动力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发展 一 从“内卷”与“躺平”中脱离 二 积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三 充分发挥新时代大学生在劳动教育中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