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蛋先生的学术生存

蛋先生的学术生存

  • 字数: 257
  • 出版社: 上海文艺
  • 作者: 施爱东|
  • 商品条码: 9787532190119
  • 开本: 32开
  • 版次: 1
  • 页数: 393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传统学术史多为思想史、发展史或者编年史。当我们借助“发展”和“进步”的眼光来回望一个学科的学术历程时,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常规预设,比如:学术发展是在传统继承基础上的学术创新,学术发展是沿着一条从低往高、后出转精的道路不断前进的,学者的学术影响力与他的学术贡献大致成正比,等等。在这些预设之下,成王败寇,能够进入学术史大门的永远只是极少数知名学者,而绝大多数普通学者都被排斥在了学术史的大门之外。可是,只要我们换一种眼光,参照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思想方式,把学术研究看作一种特殊的行业类别,就会发现,作为“学术工匠”的普通学者,他们的行业习俗以及他们所处的学术生态,一样应该得到我们的讨论。 在学术行业,一样有祖师崇拜、学术赶集、资辈亲疏、派系与行规、控制与反抗、顺从与革命,有主流与边缘的分野、师承与圈子的壁垒、尊老与维亲的传统,还有自卖自夸的学术营销、连横合纵的操纵方略。有些看似国民性的学界弊端,其实是国际性的科学社会学难题;有些貌似公平的行业规则,其实严重束缚着学术发展。常规研究和科学革命,既是学术发展不可或缺的行进双轨,也是无需蓝图规划的自然历程。本书就是这样一部关注普通学术工作者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工作者,供普通学术工作者尤其是青年学术工作者参考的“社会生态志”。
作者简介
施爱东 1968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故事学、谣言学、科学哲学。著有《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故事法则》《故事机变》《故事的无稽法则》《民俗学立场的文化批评》《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金庸江湖手册》等。
目录
学术丛林的行业民俗 一、祖师崇拜:学术领袖的神威与功能 二、学术机构:祖师的香火地、学者的栖身所 三、薪火与香火:导师与学生的不对等互惠关系 四、寿者仁:成功学者的成功秘诀 五、学术推广:圈内的口碑与圈外的宣传 六、宏观学术规划:一支无效的学术指挥棒 七、学术创新:压垮学者和学术的第三座大山 八、学术版图周圈论:圈层递推的学术革命 九、圈子的形成:反抗旧秩序建立新秩序 十、学科危机:研究范式的过度操作 十一、学术革命:重立一个“新”偶像 学派、流派与门派 一、“神论文”与“神答辩” 二、学派、流派、门派的概念界定 三、学派只能形成于学科发展的成熟阶段 四、核心理念:研究纲领及其硬核 五、核心人物:擅长学术经营的学派领袖 六、自觉的共同体意识:共同理念的生成基础 七、学派之间的不可通约性 八、学派的眼光都是片面的,但也是互补的 九、“中国民俗学派”的悖论 十、门派:丁春秋的弟子群 十一、门派、学派、流派的递进路线 学术研究的学“术”问题 一、常规研究就是“做应用题” 二、学术研究的“问题优先原则” 三、研究进路的“结论先行原则” 四、重复解题的意义 五、理论建设是一种认识活动 六、假说是理论建设最重要的步骤 七、借助归纳推理形成新的假说 八、用普通逻辑规范学术研究、提升学科竞争力 九、弱势学科的自我拯救 学术研究的“边界”问题 一、确定科研工作的课题边界 二、课题边界的特异性原则 三、课题边界的排他性原则 四、课题边界的可操作性原则 五、如何设定操作边界 学术写作的故事学 一、事项民俗学批评 二、事件民俗学:讲故事的民俗研究 三、从非常事件切入民俗研究 四、微民俗、低微理论与日常生活 五、关注异常现象 六、基于良好知识储备的问题意识 七、人情练达的民俗感悟力 八、学术侦探一样的勘案能力 九、让民俗学以讲故事的方式讲“故事” 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一、基于认知目的和圈地发展的学科建设 二、基于计划体制的学科蓝图 三、学科体系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 四、民间文学研究什么 五、实证研究是民间文学的立足之本 六、外部刺激:时势和利益驱动的学科发展 七、内部刺激:以学术自由促进学科发展 学术对话的功能与路径 一、学术对话的形式与特征 二、学术对话的意义和功能 三、无形学院:“假私济公”的精英对话机制 四、势利选择:对话对象的认同与排斥 五、平台建设:个体与团队的互惠共荣 代后记学术工匠的个体民俗志 一、偶然选择了民间文学专业 二、用“民间的方法”从事民间文学研究 三、学术人生的三级台阶 四、参与创办“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五、栖身文学研究所 六、吕微为首的民间室读书班 七、杨早为首的年度话题小组 八、以微博为主的网络谣言研究 九、坚持“减法原则”,服务中国民俗学会 十、把故事研究当主业 十一、转向自我的田野访谈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