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经济伦理思想通史(民国卷)

中国经济伦理思想通史(民国卷)

  • 字数: 365
  • 出版社: 江苏人民
  • 作者: 王露璐//李明建//张燕|编者:王小锡|
  • 商品条码: 978721425383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0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9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对民国社会概况与经济文化变革、民国经 济伦理思想的转型、民国经济伦理思想的区域差异 性、主要特征、三大伦理思潮及其经济伦理思想进 行分析,并总结了孙中山、梁漱溟、李大钊、费孝 通的经济伦理思想。
目录
总序 引言 第一章 民国社会概况与经济文化变革 第一节 中华民国基本概况和主要特征 一、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 二、动荡的军事政治格局 三、变革的经济社会文化 第二节 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一、多种因素制约下的缓慢上升 二、三种经济形态的并存和斗争 第三节 民国思想文化的变革与发展 一、走向开放的基本态势 二、古今中外思想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三、几场著名的思想文化论争 第二章 民国经济伦理思想的转型 第一节 传统儒家经济伦理观的动摇 一、商品化进程的加速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二、传统家庭(族)伦理关系的变化 三、重农轻商意识的改变 第二节 现代经济伦理观的萌芽与生成 一、对封建道德和礼教的批判 二、“个人本位主义”新道德的倡导 三、西方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 第三章 民国经济伦理思想的区域差异性 第一节 现代经济伦理观生长的差异性 一、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西方功利主义思想影响的加强 二、内陆地区——现代经济伦理观的微弱辐射和影响 第二节 经济道德状况和经济伦理关系的差异性 一、国民党统治区——对传统经济道德的提倡和“新生活运动”的开展 二、红色政权区域——“革命道德”的生成和新型经济伦理关系的建立 第四章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共生:民国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 生产伦理的特征 一、恋土重农、安土重迁、勤勉耐劳的传统生产伦理观 二、富国利民、理性务实、敬业自律的现代生产伦理观 第二节 交换伦理的特征 一、基于熟人社会的特殊信任与互助互惠的传统交换伦理观 二、基于陌生人社会的普遍信任与契约规则的现代交换伦理观 第三节 分配伦理的特征 一、基于群体本位和等级秩序的传统分配伦理观 二、基于个体本位和平等关系的现代分配伦理观 第四节 消费伦理的特征 一、节制欲望、崇尚节俭、遵从习俗的传统消费伦理观 二、合理节欲、奢俭有度、反对迷信的现代消费伦理观 第五章 民国三大伦理思潮及其经济伦理思想 第一节 自由主义西化派经济伦理思想 一、自由主义西化派经济伦理思想概述 二、胡适的经济伦理思想 三、张东荪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二节 早期现代新儒家的经济伦理思想 一、熊十力的经济伦理思想 二、张君劢的经济伦理思想 三、冯友兰的经济伦理思想 四、贺麟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传入和传播中的经济伦理思想 一、对经济与道德关系的认识 二、对自然人性论和抽象人性论的批判 三、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关系的探讨 第六章 孙中山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一节 孙中山经济伦理思想的产生 一、孙中山的个人成长经历 二、民族资产阶级的价值诉求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三、对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反思与继承 四、民生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提出 第二节 孙中山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民生为本”的伦理内涵 二、“民为贵”的价值诉求 三、“贫富均等”的分配正义 四、国民求生计的伦理动因 第三节 孙中山经济伦理思想的实践应用 一、以“平均地权”解决土地收益的公平分配 二、以“节制资本”预防资本垄断倾向,促进社会公平 三、以“振兴实业”解除贫困,实现富国强民 四、重视慈善救助事业,弘扬博爱精神 第七章 梁漱溟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一节 梁漱溟经济伦理思想的产生背景 一、动荡的社会政治环境 二、破败的社会经济状况 三、家庭教育背景和社会实践 第二节 梁漱溟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载体 一、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经济伦理关系 二、中国问题的伦理归因及其解决路径 第三节 梁漱溟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重义轻利的人生态度和分配伦理 二、互助合作的人际关系和生产伦理 三、村规乡约的礼治秩序和管理伦理 四、“好”的社会和经济模式的伦理要求 第八章 李大钊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一节 李大钊经济伦理思想的产生 一、独特的学习和生活经历 二、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吸收 三、近代西方伦理思想的影响 四、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介绍和传播 第二节 李大钊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道德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 二、尊劳主义的劳动伦理观 三、“劳工神圣”的新伦理 四、“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价值诉求 五、“物心两面、灵肉一致”改造论 第三节 李大钊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特色 一、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 二、破旧与立新兼著的统一论 三、始终关注塑造新社会的“人” 四、伦理主张与品德修养兼著 第九章 费孝通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一节 费孝通经济伦理思想的产生背景 一、绅士家庭的成长环境 二、中西融合的教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