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淮师史学

淮师史学

  • 字数: 749
  • 出版社: 复旦大学
  • 作者: 编者:淮师史学编委会|
  • 商品条码: 978730917202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41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淮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师及毕 业生近年来在《中国史研究 》《近代史研究》《史学理 论研究》《世界历史》《史 学史研究》《文献》《中国 历史地理论丛》《历史档案 》《中国农史》等学术刊物 公开发表的具有一定学术影 响力的50余篇学术论文,涉 及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 文献学、历史地理、中国古 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 史、考古学及历史教育教学 等诸多领域。该著从特定角 度呈现淮北师范大学历史学 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学术 旨趣与样貌,亦可为考察地 方师范院校的历史学科发展 与变迁提供一个具体案例。
目录
上编 商周家族墓地所见族徽文字与族氏关系 定量考古学研究述略——兼谈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中的应用 《史记》“迭见法”考论 关于《汜胜之书》“积穰于沟间”的释读 知识进化视域下辑录体提要的嬗变 欧阳修论考史 论宋明以来集录碑传的史学传统 闻本《旧唐书》初印本与后印本的差异 清代官员子弟科举的制度设计 汪志伊《荒政辑要》所见之荒政思想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孤本《新安女行录》 转型与重构:论近代图书馆对方志学的影响 胡适年谱思想略论 实地考察与顾颉刚的学术研究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的正规化建设——以新四军第五师为例 汤志钧与台湾学术界的交往及其影响 后小三线建设时代的企业与地方经济:以安徽池州为例 日本文化视野中的“中国” 《圣伯丁年代记》浅探:兼论加洛林年代记的特点 地缘政治研究中的“盎格鲁一撒克逊”传统 “弗劳德病”:科学主义史学的理性缺失 析“二战”欧洲中立国之“中立” 下编 简帛文献与中国早期史学史研究 《大学》篇“格物”本义新思 论秦汉相权之变迁 因地而生:历史时期的佛教与徽州社会 唐代颁赐铁券的对象及其特征 史学理论视野下的唐修正史探析 论北宋西北熟户的发展与国家认同——以党项小胡部族为例 “太虚无形”与“太虚即气”的语言分析 苏轼《观自在菩萨如意轮陀罗尼经》抄考 劝募与捐献:宋代南方桥梁建设中民间资金筹措方式述论 明唐顺之《左氏始末》刍议 乞留:明代舆论的清官期盼与官员调留 “考索之功”与史学批评 论王闿运兵事议论中的史学观 “从地理谈起”:晚清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书写模式 吕思勉通史撰述对其断代史著作的影响 近代中国海防思想与晚清海军法制化实践及其当代启示 论胡适苏俄观的演变 论《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对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的影响 战争、地貌改造与社会动员 ——华北平原抗日根据地军民挖道沟运动研究 日伪经济统制与上海郊县手工业的变迁(1937-1945) “二战”后国民政府对德侨的管理 新中国成立初期乌鲁木齐市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历史考察 现代文明的生发逻辑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建构 从藤原京到平城京:日本古代都城形制的演进过程研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