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不忘过去 着眼未来

不忘过去 着眼未来

  • 字数: 347.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李燕
  • 出版日期: 2014-06-01
  • 商品条码: 978750975786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4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近来乌兰局势持续动荡,甚至面临由动荡走向分裂的威胁,这其中起关键作用的似乎并不是乌兰靠前的两大派别,而是西方与俄罗斯在角力。乌俄两国有着300多年的合并历史,民族间的长期通婚及混居使这两国在经济文化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也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恩怨怨。由李燕编著的这本《不忘过去着眼未来--苏联1932-1933年饥荒问题与当代乌俄两国关系研究》就苏联1932-1933年饥荒以及乌兰对这一事件的态度、立场和诉求,尤其是它对当代乌俄两国关系的影响做了极为详细系统的论述和梳理,从而清晰、完整、立体、真实地勾勒出了这一事件的全貌及围绕这一事件所展开的各种政治博弈,既让乌俄间的历史旧账和现实纠葛一目了然,又使人对西方与俄罗斯在乌兰未来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能有个较为客观的判断。
作者简介
李燕,女,1966年生,黑龙江东宁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史学博士。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马思主义发展史、马思主义世界政治经济理论,学术专长为苏联历史、苏共党史、当代俄罗斯问题。中央马思主义研究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靠前共产主义运动史》课题组主要成员,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课题《苏联1932-1933年饥荒与当代乌俄两国关系研究》,河北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成就与缺失――以苏联和中国为例”“2010年度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立项课题:“‘命题实践’带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等项目的研究,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历史的风――俄罗斯学者论苏联解体和对苏联历史的评价” “世界社会主义重大历史与现实问题研究”、教育部重大课题“中国马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成就”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和写作。
目录
导论
第一章苏联1932~1933年饥荒的发生及其范围
第一节饥荒的发生情况
第二节苏联1932~1933年饥荒的死亡人数
本章小结饥荒是事实,历史研究应直面历史事实
第二章苏联1932~1933年饥荒发生的原因
第一节自然原因
第二节“人祸”:1932~1933年饥荒的人为因素
第三节斯大林对发生1932~1933年饥荒的责任
本章小结尊重历史事实,客观评价斯大林
第三章苏联1932~1933年饥荒的社会后果与历史教训
第一节苏联1932~1933年饥荒的社会经济后果
第二节苏联1932~1933年饥荒的社会政治后果
第三节苏联1932~1933年饥荒的社会思想影响
本章小结历史的教训: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人为本
第四章当代乌俄两国关系中的“大饥荒”问题
第一节“大饥荒”问题的提出与苏联解体
第二节“大饥荒”问题的演变及对当代乌俄两国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当代国际关系视角中的“乌克兰大饥荒”问题
本章小结“大饥荒”问题演变的实质:历史问题的政治化
第五章乌俄两国在苏联历史问题上的措施与发展趋向
第一节理性客观地对待苏联历史问题
第二节结论与预测:历史问题的“回归”
附录1苏联1932~1934年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
附录2当代俄罗斯历史学家评述苏联1932~1933年饥荒的后果
附录3当代俄罗斯历史学家分析斯大林在饥荒中的责任
附录4参考文献
附录5中外人名对照表
后记“愿望是思想之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