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公职人员腐败罪刑论

公职人员腐败罪刑论

  • 字数: 392.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检察出版社
  • 作者: 王春旭
  • 出版日期: 2010-11-01
  • 商品条码: 9787510204005
  • 版次: 1
  • 开本: A5
  • 页数: 437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我和春旭教授认识多年,既是同行,也是校友,还是朋友。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和他都在海南工作。记得在1995年初,我们通过校友和同事介绍相互认识,盧然之后见面并不多,但他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1996年我调来广州工作,次年他亦调往广东中山,但一直没有对方的音讯。十年后的一个偶然机会,我们居然在中山再次相遇,从此来往甚密。双方谈起在海南的工作经历,感慨良多。春旭教授在市委党校工作,作为副校长分管干部教育培训。但他一直没有放弃法学领域的理论探索,特别是刑法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多年来,他还在耕耘,有不少成果。据我所知,他还是中山市的很好专家拔尖人才,也是目前中山专享的法学教授。在一次交谈中,他提到,想从党校教育培训党员干部的角度,写一部有关国家公职人员腐败犯罪的刑法学专著。我认为这一想法很好,这项研究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于是鼓励他做成此事。经过两年的努力,他从党校教师的视角完成了这一新作,值得庆贺。其间,他也很谦虚地向我介绍他的思考和探索。我们进行过广泛的交流。我发现他的许多观点有独特的视角,这可能得益于他长期在党校工作和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
目录
第一章公职人员腐败问题概述
第一节腐败行为的界定、
一、 腐败的诸种定义
二、 本书所界定的腐败
第二节腐败与腐败犯罪
一、 腐败犯罪的含义
二、 腐败与腐败犯罪的区别
三、 腐败犯罪与职务犯罪的区别
第三节腐败产生的原因与惩治
一、 腐败产生的原因
二、 腐败的惩治
第四节腐败的预防
一、 加强体制创新,涓除产生腐败的制度因素
二、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公职人员的道德意识
三、 完善立法和加强执法,发挥法制的预防作用
四、 加强对被害者的保护与防护
五、持续开展反腐倡廉工作
……
摘要
    二、本书所界定的腐败
    应该说,以上各学科的代表观点是学者们对于各个专业领域中关于"腐败"定义的理论总结,是具有科学意义的。但鉴于权力腐败是腐败的要害和核心,因此只有基于以公职权力为核心的腐败定义,兼采其他各种定义之长,才能给腐败下一个较完整的定义。换言之,只有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社会学等多视角审查腐败现象,才能科学地界定腐败。
    从狭义上说,所谓腐败即权力腐败,是指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共权力,侵犯公共利益以谋取私人利益,使公共权力异化的不合法和不合理的作为或不作为,也就是"以权谋私"。这个定义概括了腐败的丰富内涵,深刻地揭示了腐败的实质、根源、一般特性及基本形式,还全面地交代了腐败的主体、客体、目的、手段和结果等构成要素。
    靠前,腐败的实质是以权谋私。就腐败的目的与手段的统一而言,无论腐败行为表现为何种形式,其实质都是滥用公共权力谋求私人利益,就是以权谋私。这里的"私人"系指国家公职人员及其家庭成员或密友。这里的"私利"涉及金钱、商品、服务等物质利益和名誉、职位、晋升等地位利益以及性的特权。国家公职人员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主要表现为满足其金钱欲的贪污受贿、敲诈勒索、徇私枉法、官商结合之类的权钱交易。美国政治哲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指出:"腐化,即公职人员为实现其私利而违反认可规范的行为。"①"腐化的基本形式是政治权力与财富的交换。"公职人员的以权谋私还表现为满足其权势欲的任人唯亲、徇私舞弊,官官相护的权权交易,满足其虚荣欲的挥霍浪费、品质铺张的权名交易,满足其食欲的公款吃喝的权物交易,满足其欲的腐化堕落的权色交易,等等。……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