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区域地下水演化与评价理论方法

区域地下水演化与评价理论方法

  • 字数: 954.00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张光辉
  • 出版日期: 2014-05-01
  • 商品条码: 978703040653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29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2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张光辉、费宇红、聂振龙、严明疆、申建梅等编著的《区域地下水演化与评价理论方法(精)》从非饱和水运移与水势理论、区域地下水演化与水循环理论和地下水异变机制与可持续性评价理论三个方面,凝练与集成张光辉科研团队在1983―2013年期间,历经30年应用基础研究的成果,包括包气带水分运移、重金属在包气带行为、降水一地表水一土壤水一地下水“四水”转化、土壤盐分分布特征与地下水关系、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及其环境异变规律、层圈间水循环过程与地下水演变周期性、大厚度包气带条件下潜水入渗补给量形成、深层地下水补给与释水、西北地区流域尺度水循环演化与调控阈、人工地下调蓄与外域调水对地下水修复潜力、地下水异变机制及其持续性评价理论以及不同时期对21世纪中国水问题与方略的看法。
本书适用于水资源与环境、气象、水文、国土资源与农田水利的科研、教学、规划、管理人员和地球科学相关学科研究生等。
目录
序言
第一篇 非饱和水运移与水势理论
第一章 非饱和水运移与土壤水势
第一节 零通量面理论与应用
第二节 “三水”转化水势标示特征
第三节 包气带性状对人渗性影响
第四节 温度对包气带水运移影响
第五节 土壤水动力状态标示特征应用与机理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水文地质学与“四水”转化研究
第一节 水文地质学形成与演进
第二节 “四水”转化定量关系与机制
第三节 二元水循环中“四水”转化特征
第四节 潜水入渗补给量形成规律与监测方法
第五节 应用ZFP法计算浅层地下水补给量问题
第六节 原位实测潜水蒸发极限深度与给水度测定新方法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重金属在包气带中行为特征与控制
第一节 镉在包气带中行为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第二节 镉的形态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 镉在土壤中迁移与转化模式特征
第四节 镉在土壤中迁移与转化控制作用
第五节 镉生态环境危害效应与影响因素
第六节 减轻和控制重金属生环危害对策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环渤海平原土壤盐化与地下水关系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土壤盐分与盐渍化分布特征
第三节 土壤盐分剖面不同聚型及其水动力学特征
第四节 土壤盐渍化成因机制与主要影响特征
第五节 土壤积盐特征与地下水关系
第六节 土壤盐分情势界定与盐渍化防治对策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篇 区域地下水演化与水循环理论
第五章 中国地下水演化研究起源与理论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