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日本概况

日本概况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杨银平
  • 出版日期: 201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61150160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日本概况:地域?交通?产业》:新世纪高职高专日语类课程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日本概况:地域?交通?产业》具有如下特点:1.虽然作为《日本概况》,但不拘泥于面面俱到,而是有所侧重,地以载物,全书以日本地域为主线展开。2.繁简结合,详略得当。如从地域上看,中央日本在日本很为重要,故写的较多。另外书中还列有一些数据表格,便于详细了解。3.图文并茂,体现直观性。如书中有日本各地的地图简图,阅读时有助于理解。4.适用对象广,信息量大。《日本概况:地域?交通?产业》用中文写成,可以方便阅读。靠前大学的日语专业学生入学大都是日语零起点,且高职专科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入学后急需了解日本,故该教材为日语专业低年级的学生以及不会日语希望了解日本的读者提供方便,可适用广泛的读者群。
目录
第一章 日本的自然状况
第一节 日本的位置、领土
第二节 日本的人口
第三节 日本地域的划分
第四节 日本的气候
第五节 自然灾害
第六节 多山的国土、四面环海
第七节 山地
第八节 平地
第九节 河流与湖泊
第十节 海岸

第二章 日本的资源和产业
第一节 地下资源与能源
第二节 森林资源
第三节 水产资源
第四节 产业

第三章 日本的交通与运输
第一节 陆路交通
第二节 濑户大桥
第三节 海空交通
第四节 运输

第四章 中央日本
第一节 中央日本的自然状况
第二节 关东地区
第三节 日本的中心――京滨地区
第四节 东京都
第五节 横滨市
第六节 鹿岛沿海工业区与筑波高科技园
第七节 高原卷心菜的故乡――媚恋村
第八节 近畿地区
第九节 神户市
第十节 东海地区
第十一节 日本的屋脊――中央高地
第十二节 北陆地区
第十三节 东海道大型都市群
第十四节 中央日本的城市与交通

第五章 西南日本
第一节 西南日本的自然与生活
第二节 连接北九州与京阪神的濑户内
第三节 山阴、中国(日本地名)山地
第四节 南四国
第五节 九州的中心――北九州
第六节 中南九州
第七节 屋久岛、种子岛、宫古岛
第八节 广岛市
第九节 西南日本的城市与交通

第六章 东北日本
第一节 东北日本的自然与生活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水稻和资源开发
第三节 高速交通建设和北上盆地的变化
第四节 三陆海岸、陆奥湾的渔业
第五节 山形盆地的产业
第六节 夏日风光――东北三大传统节日
第七节 北海道
第八节 北海道的中心――札幌
第九节 夕张的变迁
第十节 东北日本的城市与交通

第七章 国土利用与诸地域的联系
第一节 国土综合利用与开发
第二节 人口向城市集中
第三节 公害与环保
第四节 产业地域的变化
第五节 各地区的相互联系

第八章 日本和世界的联系
第一节 日本的产业与从业人口
第二节 世界贸易中的日本
第三节 国际化的日本
第四节 国际交通网中的日本
第五节 日本和世界的通信联系
附录
参考文献
摘要
    州岛的佐贺县,经过上百年的围垦,增加了约1/3的耕地。濑户内海,从1975年到2000年的25年间,填海造出的土地超过了136平方公里。冲绳县通过围海造地,增加了十几平方公里的土地。
    近年来,日本填海造地主要是为了增加工业和城市建设用地。由于日本的城市和工业基地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所以许多县、市地方政府只能填海造地。在日本的填海造地过程中,东京湾填海造地工程、神户人工岛和关西靠前机场等项目很值得关注。通过人工填海造地,日本的国土面积有所增加。
    第二节 日本的人口
    1995年,日本总人口约1.2亿,位列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巴基斯坦之后,居世界第8位。2000年日本总人口约1.27亿,居世界第9位。2007年日本总人口约1.3亿,列世界靠前0位,前9位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俄罗斯、尼日利亚。日本人口在世界上的位次呈下降趋势。
    江户时期约250年间,日本的人口变化不大,约3000万人。明治以后,随着工业产业的发展、劳动场所的增加,人口也增加了。从1868年开始的100年的时间里,人口约增加了3倍,每年增加100万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口出现了暂时性减少,战后人口数量又迅速增加。日本人口分布很不均匀,大多集中在关东平原到关西的中央低地,经濑户内到北九州岛的平原地带,这些地方经济发达,城市集中。其他地方,人烟稀少,面积却相当大。
    近年来,由于生活质量和医学水平的提高,死亡率下降,但是由于女性晚婚晚育意识的增强等原因,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人口出现负增长。
    根据人口测算,日本人口在2007年前后达到高峰,之后将开始逐渐减少。日本国土狭窄,在世界上以人口密度高而出名。整个日本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340人。现在,日本人口密度优选的地方是东京,每平方公里5524人;其次是大阪,每平方公里超过4568人;再次是神奈川,每平方公里3578人。日本人口主要集中在东京、名古屋、大阪、福冈的带状区域。在这一区域,工厂、办公事务等经济活动以及展览、演出等文化活动十分活跃,有许多工厂、商场、娱乐设施等。日本人口密度大力度优惠的地方是北海道,每平方公里68人,接下来依次是岩手县每平方公里91人,岛根县每平方公里111人,高知县每平方公里113人。日本人口从都道府县来看,人口很多的前5位是:东京都12168247人,大阪府8651301人,神奈川县8644031人,爱知县7062762人,琦玉县6996528人。人口很少的5个县依次是:福井县822405人,德岛县818998人,高知县804721人,岛根县747469人,鸟取县612191人。
    大都市的政府机关、银行和公司集中,形成都心和副都心。在都心和计划开发的郊外新城之间有旧住宅区,这样的住宅区正变成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10000人的过密地区。这是世界性的倾向,因为到都心上班、上学、购物方便,易获得近期新信息,生活很方便。在日本把人口密度过高的现象叫“过密”,过低的现象叫“过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