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渝万高铁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研究

渝万高铁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研究

  • 字数: 13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唐潜宁
  • 出版日期: 2020-03-01
  • 商品条码: 978755044179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顺应三峡库区生态建设、 长江经济带建设、 成渝经济区战略和 “一带一路” 倡议实施的大环境, 借鉴国内外高铁经济带建设经验, 立足于渝万高铁沿线城市的实际情况, 就建设以渝万高铁站点城市为中心的圈层经济略做探索。
内容简介
本书顺应三峡库区生态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成渝经济区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大环境,借鉴国内外高铁经济带建设经验,立足于渝万高铁沿线城市的实际情况,就建设以渝万高铁站点城市为中心的圈层经济略做探索。中国当前正处于高铁快速发展时期,高铁经济带既是高铁产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高铁效能提升的必要条件。中国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更需要高铁。重庆市作为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的直辖市,处于我国内陆腹心区域,交通便利程度相对低,而经济发展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基础设施薄弱与经济高速发展的矛盾下,高铁建设成为化解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渝万高铁是渝东北区域的交通要道。它的开通,不仅为郑渝高铁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对我国内陆腹心高铁经济的发展方式探索具有创新价值。对于渝万高铁经济带的建设,要认真研究国内外高铁经济的建设和管理经验,在科学运筹、合理布局的准则下,加强对高铁沿线城市的统筹,以积极、开放、高效的姿态,融入正在建设的成渝经济区,加入西南核心经济圈,跻身长江上游经济带制高点。为防止“虹吸效应”,高铁沿线城市应在“做靓城市”“做强产业”“做特旅游”等方面下功夫,为高铁经济发展提供利好,以实现高铁沿线“点-线-圈”各区域、层级的高速、高质、高效发展。
作者简介
唐潜宁,讲师,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制度经济学,在《科学学研究》、《科学管理研究》、《江汉论坛》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数余篇,其中CSSCI期刊收录6篇,主持参与重量、省部级点课题10余项。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3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高铁与区域经济(经济带)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2.1高铁与区域经济(经济带)的相关理论
2.2国内外高铁经济效应的研究现状
2.3国内外高铁经济效应实践
3渝万高铁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分析
3.1渝万高铁简介
3.2渝万高铁对沿线城市经济建设的影响
3.3渝万高铁经济带对重庆战略的价值
4渝万高铁对重庆区域可达性的影响
4.1渝万高铁沿线站点概况
4.2渝万高铁对沿线区域可达性的实证分析
4.3可达性与经济潜力分析
4.4结论
5渝万高铁对沿线经济带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5.1渝万高铁对沿线经济带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5.2渝万高铁对沿线经济带的直接影响的实证分析
5.3渝万高铁对沿线经济带的间接影响的实证分析
5.4趋势预测
5.5小结
6依托渝万高铁推进沿线经济带发展建设的对策建议
6.1有序促进沿线经济带建设,做好整体发展规划
6.2不断加强区域合作,有机促进沿线经济带建设
6.3发挥协调调节功能,有益管理沿线经济带建设
6.4尊重遵循客观规律,有效促进沿线经济圈层建设
6.5发挥高铁经济效应,有力引领沿线经济带建设
6.6发挥通道枢纽效应,有机融合沿线经济带建设
6.7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有效保障沿线经济带建设
6.8发挥高铁时空压缩效应,加速沿线经济带旅游资源整合与联动
7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
附录2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部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