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鄂东族老刘克龙

鄂东族老刘克龙

  • 字数: 225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高其才,刘舟祺 著
  • 出版日期: 2017-03-01
  • 商品条码: 978756207367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6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高其才编著的《鄂东族老刘龙》是“乡土法杰”系列之一,以平实的文字,通俗的词汇,富有个性的表达反映乡土法人的人生经历、经历。着重突出真实、细节、个案。走入乡土法人的内心,体会他们的欢乐悲伤,从而全面反映乡土法人的主要活动,描述乡土法规的运行场景,思考乡土法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源流发展。本书主要描述的刘龙是黄石市大冶市刘仁八镇刘仁八湾人,曾担任中学教师,为乡里乡亲忙前跑后,进行纠纷,是一位乡土社会的法治名人。通过他的事迹可以看出乡土社会的法治发展的情况,并可以引以为借鉴给其他地区。
作者简介
高其才,男,汉族,1964年9月出生,浙江省慈溪市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独著有《中国习惯法论》(湖南出版社,1995年;修订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瑶族习惯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多元司法——中国社会的纠纷解决方式及其变革》(法律出版社,2009年)、《国家政权对瑶族的法律治理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桂瑶头人盘振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合著有《农民法律意识与农村法律发展》(第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瑶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法律问题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司法公正观念源流》(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基层司法——社会转型时期的三十二个优选人民法庭实证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乡土司法——社会变迁中的杨村人民法庭实证分析》(法律出版社,2009年)、《政治司法——1949-1961年的华县人民法院》(法律出版社,2009年)、《当代中国法律对习惯的认可研究》(法律出版社,2013年)、《洞庭乡人何培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等。编著教材有独著《法理学(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法社会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
刘舟祺,男,湖北武汉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律史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近代司法制度史、近代司法人物思想、地方法制史研究。主要作品有《司法改良视角下民国检察危机成因探析及其当代启示》《董康司法改良思想转向探析》《试比较董康与居正法律思想中的司法改良路径选择》等。受沈艾娣教授《梦醒子》、罗威廉教授《汉口》等著作影响,深信一个细节即为整个世界的全息图,希冀从一个个体或者一个区域切入,进而观察宏观时代之变迁。
目录
“乡土法杰”缘起
刘克龙印象
刘克龙自述
一、刘仁八乡情
二、求索人生
(一)童年时光
(二)勤奋劳作
(三)立业成家
(四)发奋自学
(五)佛寺体悟
(六)晚年办企
三、遵行乡规
(一)独特婚规
(二)分家遵俗
(三)孝道赡养
(四)表孝丧仪
(五)重情互助
(六)买卖惯例
(七)信任揽活
(八)合理赔偿
四、复兴宗族
(一)倡兴宗族
(二)垒坟顾问
(三)担任族长
(四)修建祠堂
(五)组织修谱
(六)热心族务
五、热心解纷
(一)调解赡养纠纷
(二)解决邻里矛盾
(三)协处伤害案件
(四)平息邹刘之争
(五)处置埋坟冲突
六、众人观刘
(一)克龙述己
(二)儿辈说父
(三)乡邻看龙
附录:湖北大冶刘仁八行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