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华影像医学呼吸系统卷

中华影像医学呼吸系统卷

  • 字数: 80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05-01
  • 商品条码: 9787117121828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6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9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老中青专家联袂打造,见证中国影像医学发展,影像医学经典专著,影像医生入门推荐。
内容简介
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以胸片为基础,尽管近年来CT、磁共振、PFT厂新的影像技术出现,但仍不能改变胸片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地位。如果不是以胸片作为基础检查方法,而是以CT为优选检查方法,往往会发生错误诊断。因为CT具有较高密度分辨率,在确诊一些病变基本形态方面不如胸片,有时仅根据CT表现较难鉴别斑片浸润病灶和结节或肿块病灶,而胸片有助于鉴别。
目录
第1章 检查方法
第1节 常规×线检查
第2节 数字化X线摄影
第3节 造影检查
第4节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
第5节 超声检查
第6节 CT检查
第7节 胸部CT的扫描方法
第8节 现代CT中的基本概念
第9节 CT图像的后处理
第10节 MRI检查
第11节 核医学检查

第2章 正常胸部影像学表现
第1节 正常胸部×线表现
第2节 正常胸部CT表现
第3节 正常胸部磁共振表现

第3章 胸部疾病的基本表现
第1节 肺部疾病的基本×线表现
第2节 胸部疾病的基本CT表现

第4章 胸部疾病影像分析方法
第1节 胸片分析
第2节 胸部CT影像分析
第3节 胸部磁共振影像分析

第5章 气道疾病
第1节 大气道病变
第2节 小气道病变
第3节 肺气肿
第4节 呼气CT和空气潴留

第6章 肺先天性疾病
第1节 肺不发育和发育不全
第2节 肺透明膜病
第3节 肺隔离症
第4节 肺动静脉瘘
第5节 胰肺囊性纤维化
第6节 肺先天性囊性腺样畸形

第7章 肺部炎症
第1节 大叶性肺炎
第2节 小叶性肺炎
第3节 支原体肺炎
第4节 过敏性肺炎
第5节 机会性感染
第6节 吸人性肺炎
第7节 克雷伯杆菌肺炎
第8节 慢性肺炎
第9节 肺炎性假瘤
第10节 放射性肺炎
第11节 病毒性肺炎
第12节 间质性肺炎
第13节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第14节 肺脓肿

第8章 肺霉菌病及其他
第1节 肺曲霉病(第状菌病)
第2节 肺隐球菌病
第3节 念珠菌病
第4节 肺毛霉病
第5节 组织胞浆菌病
第6节 其他

第9章 肺结核病
第1节 病因与病理
第2节 结核病变的动态变化与转归
第3节 肺结核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第4节 结核病的分类及临床诊断
第5节 各种类型肺结核的X线表现
第6节 支气管结核
第7节 肺结核合并肺癌
第8节 艾滋病并发肺结核
第9节 胸部CT在肺结核诊断的应用

第10章 肺肿瘤
第1节 肺癌
第2节 其他肺恶性肿瘤
第3节 肺转移瘤
第4节 肺良性肿瘤
第5节 胸部神经内分泌性肿瘤

第11章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第1节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第2节 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
第3节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第4节 急性间质性肺炎
第5节 脱屑性间质性肺炎
第6节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疾病

第12章 肺寄生虫病
第1节 肺血吸虫病
第2节 肺吸虫病
第3节 肺包虫病

第13章 职业性肺病
第1节 尘肺
第2节 化学性肺炎
第3节 过敏性肺炎
第4节 有机粉尘毒性综合征

第14章 结缔组织病及肺血管炎
第1节 结缔组织病胸部影像表现的病理基础
第2节 影像检查技术比较
第3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第4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5节 系统性硬化症
第6节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第7节 血管炎
第8节 韦格纳肉芽肿
第9节 白塞综合征
第10节 多动脉炎
第11节 变态反应肉芽肿和血管炎
第12节 风湿热
第13节 复发性多软骨炎
第14节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第15节 大动脉炎
第16节 川崎病

第15章 肺出血性疾病
第1节 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第2节 肺一肾综合征
第3节 钩端螺旋体病
第4节 流行性出血热
第5节 其他原因引起的肺出血

第16章 造血系统疾病
第1节 白血病
第2节 肺恶性淋巴瘤
第3节 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

第17章 肺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第1节 肺水肿
第2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3节 肺栓塞和肺梗死

第18章 肺少见疾病
第1节 胸部结节病
第2节 支气管肺淀粉沉着症
第3节 肺泡蛋白沉积症
第4节 肺泡微石症
第5节 干燥综合征

第19章 胸部类淋巴组织异常增生症
第1节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
第2节 浆细胞性肉芽肿
第3节 肺黏膜相关淋巴瘤
第4节 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
第5节 肺淋巴瘤样肉芽肿
……
第20章 胸壁及胸膜疾病
第21章 纵隔肿瘤
第22章 胸部外伤
第23章 横膈病变
索引
摘要
    (四)CT在尘肺诊断中的应用和限度
     胸片对那些接尘量较少或早期病变者,如胸片上的I/0、1/1病例,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对于接尘量高的病例,胸片是很有用的,但它的诊断特异性又较差。因此,极需一种较优选和正确的影像方法来提高尘肺诊断的质量。和胸片比较,CT在尘肺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上要较胸片为高,在胸片表现为正常或在病变边缘线上的病例中,CT能用于肯定病变的有无;而且在检出尘肺的合并症,如肺癌、肺气肿等方面也较胸片正确,有理由相信CT是尘肺诊断中可考虑的影像学方法之一。目前,并非要对每一例胸片上已有明显异常改变的接尘工人都作CT(HRCT)扫描,但若其胸片表现正常或可疑而肺功能有异常或有临床症状者,或者胸片有广泛异常而不能和其他肺实质异常区别时,作CT(HRCT)扫描是必要的。
     无疑,CT应该成为尘肺诊断技术中的一部分,至少应和胸片两者互为补充,特别是在尘肺早期的诊断和更好的了解病变的范围和严重性上较胸片更有用。但实际上,目前无论在国内或国外,尘肺诊断的主要工具还是胸片。这除了因为胸片成本较低,多可在工作场所附近就检,而CT成本较高,又需到有此设备的医疗中心就检;虽然以胸片为依据的尘肺的国际分类或我国的分期还有一定的不足,但它作为一种检出和半定量尘肺的方法在官方和学术文献中已被长期应用,而迄今为止还没有建立相应的已经被公认的CT尘肺分类(期)标准及其标准片;职业病科医师对CT还不熟悉等以外,还和CT在诊断中的一些有关,由于和病理结合研究的资料较少,CT在尘肺诊断中真正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还不接近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活检中已证实为尘肺的病例中,有的在HRCT上仍可能表现为正常。CT的特异性也不是接近的,如在石棉肺和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区别上。此外,CT在尘肺诊断上尚未被普遍应用,还和下列的一些疑虑有关:CT能像胸片那样用于尘肺的流行病学调查吗?即使建立了CT诊断尘肺的标准,它是用于普查还是仅用于有选择的人群?如何保持以前的胸片检查的结果和现在CT检查的结果的一致性?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