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云南

云南

  • 字数: 364.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作者: 白庚胜 编
  • 出版日期: 2013-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3018227
  • 版次: 2
  • 开本: 32开
  • 页数: 419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弥渡县,位于东经100°19′-100°47′,北纬24°47′-35°32′之间。地处云南高原西部、大理州东南部,东与祥云、南华县接壤,南与景东、南涧县毗邻,西靠巍山县,北连大理市。东距省会昆明320公里,北离州府下关61公里,南距漫湾电站144公里。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弥渡卷)》在编写过程中力求慎重、忠实,以保持民间文学独具的语言朴实,明白如话的特点,努力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和代表性的搜集整理原则。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弥渡卷)》由张彪编著。
目录
大理山茶别样红(代前言)
神话
开天辟地
附录腊罗波
月亮和太阳
人类的来源
白子国的由来
鸡窝星
鸡的故事
传说
龙的传说
九股龙泉
九龙泉
九龙王与铁柱庙
龙宝
龙勒石
木古老龙
王母阁的由来
朵祜小黑龙
癞母牛石与小黑龙水
瓶罐窑两股水
耍龙灯
夜明珠
西山老祖
太极顶下的龙女
花鱼硐
珍珠泉
地方传说
弥渡坝子的传说
水目山古刹
重修水目山庙
水目大钟
观音山
太极顶
铁柱庙
孟获祠的由来
龙顶寺
谷鸟寺
虫蝗庙
鹅头山
莲花山
八只手山
乌龟山与瓦窑山
兰花山
白马河与白马庙
白龙潭与黄楝桃树
东大河与九莲台
桃花渡口
美女塘
美女塘与将军石
米桂水与臭水井
花鱼洞
孔明井
天生桥
三造凤凰桥
红岩三桥
登鳌桥
蜈蚣桥
报恩寺桥
石棺材
密祉石刻
鸡鸣村的由来
蒙化厂村
石牌村
花子街
道圣寺村
周力士营
石牛田
大母掌与小母掌
黄矿厂
钦差坟
风俗传说
彝族“二月八”的由来
腊月二十三做糖粑粑
灶君的来历
栽年松
清明节插柳枝
挂头围腰
金蜘蛛毡垫
瓶罐窑的来历
二十四个打瓶匠
葫芦笙
口弦
打歌的来历
“小河淌水”的传说
人物传说
白王造金殿
蒙舍战白王
白娘娘
李文学出世
李文学放马
南山探马
上将军智取蒙化城
三大碗酒和四十军棍
。王泰阶巧计戏庄主
鲁东应督粮
三请王铁匠
普大宝的牛角号
李文学之死
故事
幻想故事
十三太岁
“误嘎啦”的“九节灵”
香酥姑娘
青螺姑娘
算八字
宝猪
雷神
木鱼吐经
唐王游地府
龙泉寺中治女妖
大鬼和小鬼
鸡和鹰
狗和猫
狡猾的老鼠
老鼠和猫
猪哥哥和羊弟弟
该苦的老水牛
猫头鹰的叫声
弥渡大芋头的来历
大芋头
木耳
草药――绣球防风
生活故事
挖金银
拾漏得银
砂子变金子
走马皇帝
羊皮圣旨
红尾鲤鱼披蓑衣
箱金子
孝女碑
阿六鸟
土根铸钟
两姊妹
两兄弟
苍蝇蚊子的来历
鬼火把
杀蛇
山歌指路
李地师重见天日
文人故事
苏翰林的故事
李翰林
杨公饮
无奈先生就姓曹
小西阿巧对老学究
谷翰林上皇坟
尹翰林巧对脱险
师范弟兄赶考
雪塑观音
屈学诛梦中题佳句
“随晓”长老
苏医生
县令汪明
张知县巧判民事
笑话
阿巴煞
赖猫
端公的舌头分两叉
神鬼不再吃人间烟火
诳张三的故事
小秧扎根
大头蚂蚁抵马鹿
县官学狗叫
杀羊
彝族小伙岩哥
摘要
    白子国的由来(白族)
    传说,古天竺阿育王的三太子为了寻找极乐世界,便辞别父王,骑上白龙马,一路翻雪山、越草原,历尽千辛万苦,直奔东胜神州而来。
    那一天,三太子马不停蹄,直越定西岭坡头,不觉已是红日当空,只觉得唇敝舌焦、人困马乏。三太子驻马四顾,只见昆弥川上黑雾弥漫、烟火茫茫,三太子尽管又累又饿,但深知此地不可久留,须趁时间还早渡过这昆弥,于是便驱动龙驹,闯过迷津渡口,直奔昆弥川深处而来。一时但见瘴烟四起、浓雾蔽日、满野漆黑。这三太子只叫得一声“不好!”龙马顿时被瘴烟呛倒在川中一个小洲之上。三太子欲行无路,呼叫无援,无可奈何,只好就地坐下。三太子一坐七七四十九天,他早已是气息奄奄、人事不知,眼见得是要回归西天极乐之境了。他看着白龙马的尸骸,不由得仰天长叹,闭眼等死。
    不知过了多少时辰,三太子忽然感觉到香风扑面,直沁心脾,只听一个清柔婉转的声音在呼唤。三太子不觉一惊:“我这是魂魄回到母后身边了吧?怎么有女人在梦中唤我?”他用力睁眼一看,只见周围桃红柳绿、山花绚丽,自己已经不在瘴烟笼罩的川中了,而是躺在一块平坦的岩石上,身边一个年轻的姑娘扶着自己,正端着一竹筒清泉轻声呼唤自己醒来。姑娘见三太子睁开眼睛,不由得莞尔一笑,轻轻地把水喂到太子嘴边。一口清水下肚,太子神智豁然清醒,知道身边这位美丽的姑娘就是救命恩人,他挣扎着直起身子,深深行了一礼,开口谢道:“承蒙姑娘再造之恩,不知姑娘是何方人氏,缘何能救得在下?”姑娘叫三太子躺下,又从怀中拿出鹿脯一块,让他慢慢吃着,这才回答道:“奴家乃是此处昆弥龙王的女儿,今日来西山上采山茶花,不想遇到公子昏迷不醒,就把你救到这西山上来。不知公子从何处而来,欲往何处去?”太子把出来找极乐世界的事告诉龙女。龙女听着三太子的讲述先是默默点头,继后便放声大笑起来。太子一时被笑得摸不着头脑,半晌才问道:“姑娘为什么笑成这样呢?”龙女好容易才忍住笑声,然后说道:“想你那西方天竺,本是释迦老佛的神仙境界,你那里尚且不快乐,怎么反倒我东土来寻什么极乐世界?”太子听了这话,茫然若失,一时无言回答。龙女见太子心中难过,又温和地安慰说:“你久病初醒,身体衰弱,还是先休息一阵,待身体复原了再说吧!”
    为了照顾太子,龙女就没有回家去,她在这山坡上大石旁边的山茶花树下搭起了一间茅屋,每天精心护理太子。太子因多年旅途劳碌,加之此次瘴烟、饥饿所害,整整养了三个多月,身体才算恢复了。在这三个多月的朝夕相处中,太子和龙女建立了真挚的爱情,他们俩结成了一对美满的夫妻。从此,他们就在山坡上放羊种地,过着幸福的生活。他俩当年居住的地方,就是现在弥渡的“三太子”。
    后来,龙女夫妇得到父亲昆弥川龙王的帮助,在苴力下面劈开了一个大豁口,让川水一直向南流去。于是,整个昆弥坝子便呈现出来。从此,水落雾散,瘴烟消逝。昆弥川上天清日朗,龙女便改昆弥川为“昆明”。龙女夫妇在昆弥川中收拾白龙马的骨骸埋于地下,并为白龙马盖了一间神庙,专门纪念这匹死在瘴烟中的白马,这一个庙,就是今天罗营乡的“白马庙”。
    从此,三太子、龙女夫妇在川中广种果树,繁殖牛羊,种植五谷,各处的老百姓纷纷迁到这风调雨顺的地方来。一时间人畜兴旺,这里真的由一个瘴烟迷漫的地方变为极乐世界了。后来,太子和龙女领着山上的人民,由三太子迁到定西岭坡的白色巨岩之下,在今天的古城筑白岩古城o。龙女和三太子死后,他们的后人把他们埋在古城西门外的山坡上,并在坟墓旁边修建“龙女寺”,即今之古城谷女寺。其实“谷女”乃“龙女”之误,不过后来白族人迁走,汉人不明其因而弄错罢了。龙女和太子夫妇,就是昆明族的始祖。
    龙女的后世子孙就是昆明族大酋长张仁果。他足智多谋,深得众望,威震各部。汉武帝为此御赐仁果金印,封他为滇王。从此全滇各部落都到白崖来朝拜仁果。于是仁果又建金殿在白崖。
    张仁果因其祖建都于白崖,故名其国日“白子国”,并改“昆明”这一族名为“白”。从此,“白族”的名称便流传至今了。P14-1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