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体裁与风格
字数: 321.00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 蒋伯潜//蒋祖怡
出版日期: 2015-08-01
商品条码: 9787563823710
版次: 1
开本: 其他
页数: 279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
¥53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体裁与风格》是抗战爆发后蒋伯潜、蒋祖怡父子在寓居上海期间,积其多年从事中学国文教学的经验写就的介绍基础语文知识的三部小说之一,1940年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书中描写的是寓居山村的国文教师尹莘耜和他补习班的一些学生,时间背景为1940年法国投降前;其中主要讲述了古文的分类和诗、词、曲、小说、戏剧等文体,以及繁缛、简约,婉曲、直截,阳刚、阴柔等多种风格。这部小说在讲述这些基本知识的时候,也常常有一些作者独到的见解;书中对教师与学生之间融洽的关系有很好的描写,对书中人物的家庭生活和社交活动以及他们对社会、时局的议论也写得很真切。本书适合现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欣赏。
作者简介
蒋伯潜(1892―1956),名起龙,字伯潜,以字行。出生于富阳新关村。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毕业于杭州府中学堂,先后在阆苑小学、美新小学任教。民国四年(1915年)夏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国文系,受马叙伦、钱玄同、鲁迅诸名师熏陶,在《新青年》《东方杂志》等刊物发表文章。1919年毕业,经系主任陈宝泉和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蒋梦麟介绍,至浙江嘉兴省立第二中学任教。以后,先后在浙江省杭州靠前中学、靠前师范、女子中学、杭州师范、台州省六中等校任教,与夏丐尊、叶圣陶、郁达夫、朱自清等过从甚密。在此期间,曾为世界书局编撰初高中国文课本12册,世界书局总编辑署日“蒋氏国文”,出版后颇受教育界欢迎;又为开明书店编选并注释《开明活页文选》,注释精详。
目录
自序
1 难中遇难
2 文章与文学的分野
3 第一次讲习会
4 姚、曾二氏选文分类之异同
5 论辨
6 序跋与赠序
7 从奏议、诏令谈到上行下行的公文
8 重九登高
9 书牍
10 哀祭
11 传志(一)
12 传志(二)
13 叙记与典志
14 一幕滑稽剧
15 箴铭、颂赞与辞赋
16 杂记
17 文言文与语体文
18 恭贺新禧
19 父归
20 风波
21 胡子花白的孟姜女
22 诗
23 词
24 散曲与剧曲
25 我国戏剧的来历
26 踏青
27 小说(一)
28 小说(二)
29 雪泥鸿印
30 气象的刚柔
31 笔法的曲直
32 文辞的繁简
33 色味的浓淡
34 空袭
35 从文境上辨别风格
36 从声调上辨别风格
37 从章句形式上辨别风格
38 从格律意态上辨别风格
39 体裁与风格的结论
40 室迩人远
摘要
4 姚、曾二氏选文分类之异同
一个星期六的晚上,下了一阵大雨之后,天气异常凉爽。振福、子寿、承良祖孙父子同坐在堂前的廊下。子寿今天接到承辉从重庆寄来的信,这封信还是国历六月底寄出的,在路上竟走了一个半月。信里谈到重庆虽曾遭轰炸,情形很好安谧,他在厂里,也能安心工作。他在技术工作之外,又被派充工人补习班的教师。他深刻地感到国文程度的不够应用,希望他的妹妹和弟弟,趁尹太先生在他们村子里,于暑期中努力自修国文。他又问他弟弟在简易师范毕业后,还是去服务,还是再去升学。如果不升学,与其到别处去,不如留在本村。一则爸爸和他都出门了,祖父年迈,弟弟在家,不但有些事可以代劳,而且老人家的心里也得到许多安慰;二则可以在课余自修国文,请尹太先生指教;三则弟弟既学师范,对于桑梓的教育,也应负相当的责任。又说他妹妹在初中肄业,离毕业只差了一年,因战事发生辍学,是很可惜的。如果她想复学,希望爸爸不要拦阻她。如果仍在本村小学帮忙,也希望能于课余自修国文。
振福的眼睛花了,晚上不能看信;子寿把信里的话一一讲给他听。讲完了,把这封信递给了承良。承良一面看,一面又讲给刚从里面出来的妈妈听。讲完了,把信交还子寿。振福忽然问道:“素秋呢?哪里去了?――今晚天凉,不如早些睡吧!”振福是睡在西边厢房里的;承良原陪着他祖父睡的,忙先去替他点上了那盏青油灯,又在床上点了一支葫芦牌蚊香。振福进去时,他早已都安排好了。陆氏也上楼去了。子寿见东边厢房里还点着灯,走过去一看,原来素秋一个人在那儿抄写她那篇《姚曾二氏选文分类之异同》,已全篇抄好,在那儿加标点了。子寿就在书桌旁坐下,把这篇文章拿起来看时,只见上面写着:
姚、曾二氏选文分类之异同
山素秋试作
我国文章的分类,有以章句组织的形式为标准的,如从前的骈文和散文,韵文和无韵文,现在的文言文和语体文;有以写作的方法为标准的,如现在一般人所主张的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描写文和抒情文。而古今讨论文章体裁的,远之如《文选》和《文心》,近之如姚姬传的《古文辞类纂》和曾涤生的《经史百家杂钞》,则多以应用的方面不同,来分别文章的体裁。《文选》《文心》二书,我未曾阅读过,无从说起;现在姑就姚曾二氏的选文分类,比较其同异如下:
(一)姚氏之《古文辞类纂》分文章为十三类,曰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哀祭原书遗漏了“哀祭”一类,这里“哀祭”系编者据第29页之引文所加。――编者注。、辞赋。曾氏之《经史百家杂钞》,则以著述、告语、记载三门为纲,十一类为目;著述门有论著、词赋、序跋三类,告语门有诏令、奏议、书牍、哀祭四类,记载门有传志、叙记、典志、杂记四类。――这诚如曾氏原序所说,“论次微有异同,大体不甚相远”了。
(二)以时代论,曾氏在姚氏之后,其文体分类之此有彼无者,可以说曾氏对姚氏的分类有所增删。赠序一类,姚氏所有,曾氏删之;叙记、典志二类,姚氏所无,曾氏增之;这是二氏见解很不同的地方。
(三)曾氏对于姚氏所分各类,不但有所增删,而且有所并合。如姚氏的箴铭、颂赞、辞赋三类,曾氏并合为词赋类;姚氏的传状、墓志二类,曾氏并合为传志类;这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异点。
(四)此外,还有每类立名的略异和次序的不同。如姚曰论辨,曾曰论著;姚曰书说,曾曰书牍;姚曰辞赋,曾曰词赋;这是立名的微异。姚氏十三类,始于论辨,终于辞赋;曾氏十一类,始于论著,终于杂记。既如上述,二氏所列次序的不同,已可一望而知了。
子寿看罢道:“素秋,你的作文已有相当的进步了。这篇文章,词句上已没有什么大病,层次也很清楚。可是‘远之如《文选》和《文心》’这一句,还得加几个字,改作‘远之如萧统的《文选》和刘勰的《文心雕龙》’。一则因为下句把姚、曾二人的姓字提出,上句也当把萧统和刘勰提出,方能相配;二则因为现在开明书店有一本读物,是夏?尊、叶绍钧编著的,也叫作《文心》,不如把刘氏的书名全写出来。”素秋听了,立刻改好。子寿又道:“你这篇文章已把姚、曾二氏选文分类的不同都说明了,可是只述说他们的不同,而不曾推究他们的所以不同。曾氏对姚氏所分之类,有所增删并合,固已说出来了;何以要删,何以要增,何以要并合,却没有推究出来。你的研习,仍没有深入啊!”素秋听了道:“对呀!我这篇文章,只说了个表面。爸爸,应当怎样改呢?”子寿道:“不必改了。尹老师自然会替你详加批改的。今晚天气凉,我们上楼去睡吧!”父女俩上了楼,子寿又把承辉的信给素秋看。看完了信,各自就寝。
星期日,刚吃过早饭,素秋拿着她的作文,径到尹家来。黎明带着两个孩子出去散步了;秋氏婆媳在收拾厨房,洗衣服;莘耜一个人坐在书室里看书。素秋走上去,叫了声“太先生”,把那篇作文送了过去,并且说:“爸爸批评我只能举出姚、曾二氏分类不同之点,而不能推究其所以然;我很想自己改过,重做一篇,可是无从下手。所以今早特地过来请教。”莘耜叫她坐下,接过那篇文章来,从头至尾看了一遍,道:“你这篇作文,已做到文从字顺的地步了。你在初中,只肄业了两年,能做这样清顺的语体文,已很难得。靠前段,你把那天在窗外听到我们所谈的意思简括地写了下来,做得很不错。《文心雕龙》简略作《文心》,本没有什么不可以;因为现在有一种以故事体写国文学习方法的书,夏?尊和叶绍钧作的,开明书店出版的,也叫作《文心》,所以还是用原名,不省略好。”素秋道:“爸爸也这样说,所以加了‘萧统的’、‘刘勰的’和‘雕龙’几个字。”莘耜道:“上句既已改了,那么下面‘《文选》《文心》二书’一句,也得加‘雕龙’二字了。”素秋笑道:“我怎么如此粗心?”23-2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