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工程岩体微震机制及其应用

工程岩体微震机制及其应用

  • 字数: 18144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张伯虎,邓建辉 著
  • 出版日期: 2016-02-01
  • 商品条码: 9787030468895
  • 版次: 1
  • 开本: B5
  • 页数: 134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论述了微震机制研究的发展水平,从理论和实验角度研究了微震损伤发展与演化规律,揭示了微震波辐射机制,获得了微震信号波的振幅特征、时频特征、能量特征等,分析了工程岩体在施工、应力、断层等影响下微震事件的时空分布、孕育演化和波场规律,提出了基于微震监测的地下洞室安全性预测预报方法,为微震监测在地下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1.1微震及微震监测
1.1.2问题的提出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微震震源机制研究现状
1.2.2微震机制的试验研究现状
1.2.3微震波场识别与特征研究现状.
1.3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微震研究的地震学基础
2.1地震震源模型
2.1.1点源模型
2.1.2非点源模型
2.2地震波位移公式
2.2.1集中点源引起的地震波位移
2.2.2偶极震源产生的地震波位移
2.2.3有限移动源产生的地震波位移
2.3震源参数研究
第3章微震震源及波场研究方法
3.1微震震源机制
3.1.1矿山微震震源机制
3.1.2水电工程诱发微震机制
3.1.3油气开采诱发微震机制
3.2微震波场辐射特征
3.2.1微震面波
3.2.2微震球面波
3.2.3微震波的数学物理实质
3.3微震震源及波场分析方法
3.3.1微震震源的声发射实验方法
3.3.2微震波场时频分析方法
第4章岩石损伤破裂及微震波释放
4.1岩石单轴拉伸受力纵波释放规律
4.2岩石纯剪切受力横波释放机制
4.3岩石自振动频率分析
4.4本章小结
第5章基于声发射试验的微震波场研究
5.1岩石声发射特性
5.1.1声发射试验设计
5.1.2岩石强度与变形特征
5.1.3岩石声发射事件分布
5.1.4岩石声发射频度分析
5.2岩石声发射波的时频特征
5.2.1拉伸条件下声发射波的时频分析
5.2.2单轴压缩条件下声发射波的时频分析
5.2.3不同应力下声发射波频率谱的异同
5.3岩石声发射源与分形特征
5.3.1岩石声发射源分布
5.3.2岩石声发射的分形特征
5.4本章小结
第6章基于微震监测的波场特征及震源反演
6.1微震监测信号的识别与去噪
6.1.1监测信号的组成
6.1.2微震波场的识别
6.1.3微震信号的去噪
6.2微震信号的谱分析
6.2.1信号的频率谱分析
6.2.2信号的时频谱分析
6.2.3信号的能量谱特征
6.3微震信号传递的震源信息反演
6.3.1微震震源机制分析方法
6.3.2震源反演与断层面解
6.4本章小结
第7章微震监测实施与微震活动规律研究
7.1微震监测系统的布置与优化
7.1.1工程地质概况
7.1.2微震监测目的与区域选择
7.1.3微震监测系统布置与优化设计
7.2微震活动时空演化及其分形特征
7.2.1微震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
7.2.2微震活动的时间分形特征
7.2.3微震活动的空间分形分析
7.3本章小结
第8章基于微震监测的地下厂房安全评价技术
8.1基于微震参数的安全评价方法
8.1.1岩体稳定性的时空与震级分布评价方法
8.1.2岩体稳定性的震源参数评价方法
8.2基于控制断层微震分析的评价方法
8.2.1岩脉断层微震研究模型
8.2.2断层面微震分布规律
8.2.3断层对边墙的影响分析
8.3基于微震影响因素的评价方法
8.3.1微震活动与施工爆破
8.3.2微震活动与施工顺序
8.3.3微震分布与支护时间
8.4地下厂房微震预测方法与安全评价
8.4.1地下厂房微震震级预测
8.4.2地下厂房微震监测安全评价体系
8.5本章小结
第9章主要结论及建议
9.1主要结论
9.2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