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国家低碳创新体系

国家低碳创新体系

  • 字数: 247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陆小成
  • 出版日期: 2024-05-01
  • 商品条码: 9787522818535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68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低碳创新观的社会建构,应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为重要导向,实施低碳创新驱动战略,构建低碳创新型国家,制定低碳产业发展规划,构建低碳创新型经济;培育低碳创新社会氛围,构建低碳创新型社会;营造低碳创新文化环境,构建低碳创新型文化;强化生态环境技术创新,构建低碳创新型生态环境。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区域低碳创新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生态文明的视角,首先分析了区域低碳创新的内涵阐释,然后以武汉都市圈为例构建了区域低碳创新体系,最后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及实践路径。本书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提出构建国家低碳创新体系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
作者简介
陆小成,管理学博士,科技政策博士后。现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日本山梨学院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城市治理、低碳创新、城市发展等。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国家低碳创新体系建设研究》以及教育部、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大项目等40多项。专著有《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综合评价与政策研究》等多部。公开发表CSSCI、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三报一刊理论文章4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00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002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分析/006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意义/032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034    第五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037    第六节  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038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043    第一节  生态文明理论/043    第二节  生态经济理论/056    第三节  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理论/058    第四节  低碳经济理论/059    第五节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061第三章  国家低碳创新体系的内涵阐释与战略意义/080    第一节  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国际共识/080    第二节  低碳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与创新驱动的题中之义/081    第三节  国家低碳创新体系:基于低碳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拓展/084    第四节  国家低碳创新体系构建的战略意义/085    本章小结/093第四章  国家低碳创新体系的结构要素与动力机制/095    第一节  国家低碳创新体系的结构要素/095    第二节  国家低碳创新体系的结构-功能框架/116    第三节  创新驱动与低碳发展的耦合:内在逻辑与动力机制/123    本章小结/133第五章  国家低碳创新体系建设的国际比较/135    第一节  美国经验:重视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135    第二节  英国经验:制定低碳转型计划/143    第三节  德国经验:低碳能源转型计划/147    第四节  意大利经验:绿色证书制度和能源一揽子计划/155    第五节  日本经验:采取低碳社会行动计划/162    第六节  发达国家低碳创新经验对中国的启示/168    本章小结/176第六章  国家低碳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177    第一节  企业层面:创新主动性不强,低碳创新能力不足/177    第二节  政府层面:低碳创新政策不完善,体制机制有缺陷/181    第三节  大学与科研院所层面:低碳知识创新能力弱/187    第四节  中介服务机构层面:创新服务链缺环严重/189    第五节  社会公众层面:低碳创新参与不足/192    本章小结/194第七章  基于生态文明的国家低碳创新体系建设路径/195    第一节  政府层面: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实施国家低碳创新工程/196    第二节  企业层面:夯实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低碳创新能力/210    第三节  大学和科研院所层面:完善科研体制,激发创新活力/215    第四节  中介服务机构层面:完善低碳创新服务/219    第五节  社会公众层面:鼓励公众监督,提升创新参与能力/223    本章小结/226第八章结论与展望/228    第一节  基本结论/228    第二节  研究展望/232参考文献/235后记/25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