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双高计划”建设典型案例汇编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双高计划”建设典型案例汇编

“双高计划”建设?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这样做!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作者: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著
  • 出版日期: 2024-06-01
  • 商品条码: 978752291752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当高等教育触达现代社会所承诺的透明天花板,“双高计划”是一场及时雨、一盏指明灯——职业教育可以是也应当是一种正当且充分的选择。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留下了《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双高计划”建设典型案例汇编》这样一份实践与成果记录。
内容简介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双高计划”建设典型案例汇编》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双高计划”建设成果丛书之一。在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的背景下,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紧盯区域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类型发展,聚力打造“数智杭职·工匠摇篮”。本书共分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建设三篇,以案例的方式向社会、同行展示了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双高计划”建设期间的典型经验和成果,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加强党的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实践和探索。本书适合高等职业院校领导及“双高计划”建设相关教师阅读和参考。
作者简介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系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高职院校,其前身是由杭州市经委系统所属的杭州机械、化工、纺织、丝绸、轻工、西湖电子等六所学校合并而成的杭州职工大学,1998年筹建,2002年正式建立。2010年被评为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015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2016年成为浙江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被评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2019年12月,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列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B档)(简称“双高计划”);2023年1月,学校在国家“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评价中获“优秀”等级。
目录
"第一篇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 第一章 党的建设统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2 打造 “四维四级” 融合体,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3 坚持党建引领, 德技并修培养工匠型人才 5 打造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以高水平党建引领专业建设发展 7 党建 “四个融合” 引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10 用好 “指挥棒”, 激活 “一盘棋”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创新构建“大党建” 考评体系 12 第二章 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14 打造 “工匠摇篮”, 这所学校这样做 15 专业数字转型升级服务杭州市 “5+3” 产业集群发展 17 课程思政全校开花, 引领学生素养教育 19 现代学徒制, 育人模式改革的 “杭职新作为” 22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24 立足创新, 多维共创人才协同培育 “新平台” 27 毕业生留杭就业率居在杭高职院校前列: 钳工刘明杰的留杭之路 29 第三章 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31 科技成果拍卖: 杭职院打通科技成果转化 “最后一公里” 32 深化科研治理, 打造技术技能创新高地 34 搭建平台、 创新模式, 多渠道助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36 第四章 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 38 创新机制, 引育并举, 全力打造专业群领军人才培养工程 39 深化评价改革, 激发教师职业发展内生动力 42 领军人才引领, 结构化打造高水平双师团队 44 实施 “五大” 培育工程, 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46 校企共建双师培训基地, 打造高质量师资培育平台 48 第五章 提升校企合作水平 51 聚焦类型特色, 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 “杭州样板” 52 杭职 “金字招牌”: 打造校企共同体升级版 55 专企融合, 构建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58 奏响产教融合新乐章, “政园企校” 共建长学制产业学院 60 第六章 提升服务发展水平 63 锚定 “精准”, 全面助力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战略 64 培育师资培训品牌, 输出杭职经验 65 锚定乡村振兴战略, 助力共同富裕, 全方位贡献 “职教力量” 66 第七章 提升学校治理水平 69 数字赋能, 打造 “掌上杭职” 70 对标对表, 打造 “双高计划” 高质量发展财务治理体系 72 五位一体, 全程管评, 数据循证———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创新实践 74 第八章 提升校园信息化水平 77 数智财务: “业—财—效—控” 一体化财务治理与综合应用 78 校企合作、 实践实战, 师生共筑网络安全 “防火墙” 80 第九章 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 81 践行 “技能+文化” 走出去, 助力浙企扎根非洲 82 “校校企” 联动, 中菲合作培养高端酒店服务人才 84 “政行企校” 联动, 推进国际化动漫人才培养 86 汉语为桥、 技能引领, 打造 “中文+职业技能” 融合新模式 88 第十章 培育青少年职业启蒙 “杭州模式” 90 打破职业教育内循环, 形成职业启蒙 “杭职模式” 91 彰显职教社会担当, 助力青少年职业启蒙 93 第十一章 培育高职文化育人 “杭职品牌” 94 融以至善、 德技并修, 打造高职文化育人 “杭职品牌” 95 提升 “融善” 文化软实力, 培育文化育人 “杭职品牌” 97 “三馆一体” 打造工匠文化校园生态 100 第二篇 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 第一章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04 紧跟电梯行业数智转型需求, 培养电梯拔尖技术技能人才 105 一体两院、 同生共长: 电梯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生态构建与实践 108 现代学徒制培养航空高端制造人才新模式 111 搭建省域行企校融合新平台 构筑区域电梯人才培养新生态 113 第二章 强化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116 电梯检测技术课 “混合式、 沉浸化” 教学模式创新 117 “系统集成·开放共享”: 高标准建成国家级电梯教学资源库 119 “浸润式融入, 沉浸式学习, 濡染式影响” ———构建 “电梯检测技术”课程思政新路径 121 第三章 推进教材与教法改革 123 开发、 融入行业标准, 构建类型特色鲜明的电梯专业教学新形态 124 “攀高峰、 筑高地、 登高原”: 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127 以赛育才, 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129 “破圈+蝶变+共融” ———电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育人实践 131 第四章 打造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134 “痛” 并快乐着: 一名企业兼职教师蝶变成长之路 135 实行 “三三三” 机制, 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 137 第五章 打造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 139 行企校共建创新服务平台, 提升产教科融合水平 140 “融产教通育训” 开创行企校互利共赢新局面 143 打造 “以赛促教、 以赛促学” 育人平台 145 打造虚拟实训基地, 开辟特种设备虚拟仿真教学新生态 147 第六章 打造技术技能创新平台 150 “大师” 引领培养高素质工匠型技术技能人才 151 研制国家教学标准, 引领电梯行业发展 153 依托 “匠心育才创新工作室”, 探索 “匠人” 培养新模式 155 第七章 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156 “扶贫必扶智” 的精准扶贫 “杭职方案” 157 “科普+普法” 打造立体式安全教育新范式 159 星火漫天, 温暖同行 161 第八章 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 163 打造 “技能+文化” 国际电梯人才培养高地 164 第九章 健全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166 “共招、 共建、 共培”, 实现行企校发展共赢 167 技能标准出杭职、 人才培养看杭职 169 行校企科教融合, 共育高技能人才 171 第三篇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建设 第一章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74 个性化培养、 因材施教, 深化 “工作室导师制”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175 服装专业群 “岗课赛证创” 课程体系创新构建 178 小工坊大秀场———服装专业群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革新 180 工坊变课堂, 个性化育人模式打亮学子出彩底色 184 “敏” 学多艺 匠心筑梦———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十进五种子 选手蝶变之路 186 第二章 强化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188 发挥教学资源库优势, 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189 非遗不遗 匠心传承———杭职院国家级非遗教学资源库191 打破时空限制 促进终身学习———服装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 193 第三章 推进教材与教法改革 195 “三教” 改革、 “课堂革命” 助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196 思政引领、 岗课赛证融通——— 《服装立体裁剪》 国规教材建设 199 一堂走向世界的服饰课, 展现中国服饰文化的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服装立体裁剪》 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探索 202 第四章 打造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204 “四大工程” 分类培育, “名师名匠” 头雁引领, 锻造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205 文化引领 革新为先 匠心铸魂———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的蜕变 207 “四匠” 共育: 多措并举培育一流工匠之师 209 第五章 打造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 212 “特色工作坊” 新模式助力工匠型人才培养 213 服务智慧营销转型 领跑女装产业电商主播培养———校企共建中国 (杭州)青年电商主播培训基地 215 加快专业实训 “三化” 升级, 助推专业群高质量发展 217 第六章 打造技术技能创新平台 219 研学共融, 精准培养, 深化纺织服装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双元模式” 220 校企共建大师工作室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名女生从世界技能 大赛走向中职校三尺讲台 223 搭建 “新平台”, 培养 “新版师”, 助力 “新发展” 226 科教产教双融合,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228 第七章 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230 搭建三大平台 多维发力提升服务发展水平 231 聚力 “政行企校” 打造产业学院, 赋能打造世界级家纺集群先行区 233 从一枝独秀到满园香———杭职经验走进河南 235 第八章 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 237 标准制定, 本土优化, 中外合作培养国际化时尚女装设计人才 238 携手达利共建海外丝路学院, 发起成立 “一带一路” 纺织服装职业教育联盟 241 第九章 健全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243 深耕 “校企共同体”, 不断擦亮产教融合之 “达利现象” 金名片 24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