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北京学研究

北京学研究

  • 字数: 37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编者:张宝秀|
  • 商品条码: 978752273686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1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每年一辑有关北 京学研究的研究合辑,为该 年有关北京文化、北京历史 地理、北京史的最新研究成 果。该辑由四个专题组成。 第一个专题为北京全国文化 中心建设,围绕中轴线、三 山五园等内容展开。第二个 专题为北京历史与文化研究 ,根据历史文献史籍对北京 地名变化、北京指南等内容 加以讨论。第三个专题为北 京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通过实地考察,对餐饮老 字号、历史文化街区、京西 门头沟文化的保护情况加以 梳理。第四个专题是北京学 人。
作者简介
张宝秀,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北京学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学研究所所长,博士,教授。1994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市级重点建设学科人文地理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2011年被评为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主要从事人文地理学和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燕山地区经济开发进程及民族关系演变研究”、北京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北京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北京市属高校学术创新团队项目“北京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发展研究”,等十多项纵向课题和地方政府、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主持在研北京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北京城中轴线保护研究”等课题。已出版《北京的长城与桥梁》(第一作者)等专著和教材,参编《北京历史文化》、参译《现代城市规划》等专著和教材,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主编《北京学研究报告2009》、《北京学研究报告2010》、《北京学研究报告2011》、《北京学研究报告2012》系列研究报告集(均由同心出版社出版)。
目录
北京历史文化研究 北京史料中的“微言大义”举隅 金中都考古与金中都皇城研究 北京建都序曲之北方文化中心的形成——浅谈金中都文化及其影响 刘伯温修下北京哪吒城——物质基础与精神追求共同作用下的民间传说 18世纪万里茶道视野下的京北商贸——以记事碑为中心 三山五园英译名称的历史考察和规范化探讨 北京元宵节节日公共空间民俗事象及属性——来自明清笔记的观察 北京餐饮老字号创新文化挖掘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 保护性更新促进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金中都文化遗产整体保护与活化利用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性保护的策略研究——以鲜鱼口地区为例 民国“北平游览区建设计划”的推行及启示 《乾隆京城全图》中崇文地区宗教设施的 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北京文化遗产研究 北京中轴线是中华文明五大特性的典型例证 卢沟桥的历史意义、文化精神与时代价值阐释——一座最具中华民族历史深意和复杂情感的桥梁 明暗之变:大运河玉河故道之玉河庵的活化利用研究 颐和园与静宜园建筑彩画纹饰特征及文创设计探究 国际法视角下“文化遗产”到“奥运遗产”的术语嬗变:从UNESCO到IOC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研究 基于问卷数据的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公众评价文本分析 不同年龄北京市民对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成效的满意度评价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京郊乡村活力空间特征分析 基于POI和点评数据的北京实体书店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研究综述 从英文博士论文看2l世纪海外北京学研究 北京学人 探索北京学理论服务北京城市发展——访谈北京学研究所原副所长马万昌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