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医学导论(第3版)

中医学导论(第3版)

  • 字数: 236
  • 出版社: 人民卫生
  • 作者: 石作荣
  • 商品条码: 9787117362993
  • 版次: 3
  • 页数: 126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系国家卫生健康委“十四五”规划教材、第四轮全国高等学校中医药教育规划教材之一。全书主要包含四大方面内容:1对中医药学学科特点、性质及其历史演变作出概括性介绍,以便使入门之初不至于一头雾水;2对当今学生一时不易理解但又比较重要的背景性知识作出必要铺垫与衔接,以便后续的教与学能够一步步深入;3把中医药学放在当今世界大背景中,结合医学及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大潮,纵览性地介绍中医药学的态势及其利弊长短,以便入门之初心中有底,方向与目标明确;4介绍中医药学学习方法及技巧等
作者简介
山东中医药大学知名教授,从事《中医基础理论》教授30余年,教学经验丰富。参编过多部教材,担任主编、副主编。发表论文3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走近科学 / 1   第一节  生命、健康与疾病 / 1     一、生命 / 1     二、健康 / 3     三、疾病 / 4   第二节  医学模式 / 5     一、西医学的医学模式 / 5     二、中医学的医学模式 / 6   第三节  医学体系及学科属性 / 8     一、医学体系 / 8     二、学科分类 / 8     三、中医学学科属性 / 8 第二章 医学纵览 / 11   第一节  中医学的起源与发展 / 11     一、中医学的起源 / 11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学 / 12     三、秦汉时期的中医学 / 13     四、魏晋隋唐时期的中医学 / 13     五、宋金元时期的中医学 / 15     六、明清时期的中医学 / 16     七、近代中医学 / 18     八、现代中医学 / 18   第二节  西方医学的起源与发展 / 19     一、西方医学的萌芽 / 19     二、古典医学的形成与发展 / 20     三、中世纪医学 / 21     四、生物医学的建立与发展 / 21     五、19 世纪的西方医学/ 22     六、20 世纪的西方医学/ 23   第三节  中西医学结合 / 25     一、中西医学的碰撞 / 25     二、中西医学的结合 / 26 第三章 中医教育 / 29   第一节  医学教育 / 29     一、医学教育的结构与模式 / 29     二、医学教育的特点与方法 / 32   第二节  中医教育 / 33     一、中医教育的发展与演变 / 33     二、传统中医师承教育 / 37   第三节  中医学专业标准和人才培养 / 40     一、中医学专业标准 / 40     二、中医人才培养 / 43     三、中医人才评价 / 45 第四章人文中医/ 49   第一节  中医之道 / 49     一、中医的宇宙观 / 49     二、中医的生命观 / 52     三、中医的养生观 / 54   第二节  中医之德 / 57     一、中医道德的形成与意义 / 57     二、中医道德修养与医生职业道德 / 59     三、中医道德特点及内涵 / 61   第三节  中医之美 / 63     一、医理之美 / 63     二、医术之美 / 66 第五章中医思维/ 70   第一节  整体思维 / 70     一、整体思维的含义 / 70     二、整体思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71   第二节  象数思维 / 73     一、象数思维的含义 / 73     二、象数思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75   第三节  变易思维 / 77     一、变易思维的含义 / 77     二、变易思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78   第四节  中和思维 / 80     一、中和思维的含义 / 80     二、中和思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81 第六章中医学习/ 85   第一节  中医学习的特点 / 85     一、中医学习的专业性与多元性 / 85     二、中医学习的渐进性与批判性 / 87     三、中医学习的自主性与探索性 / 88     四、中医学习的实践性与阶段性 / 89   第二节  中医学习的内容 / 91     一、中医文化 / 91     二、中医经典 / 92     三、中医临床 / 94     四、中医创新 / 95   第三节  中医学习的方法 / 95     一、诵读中医经典 / 95     二、养成中医思维 / 96     三、勇于临证实践 / 97   第四节  中医学习的资源与案例 / 98     一、中医学习资源 / 98     二、中医学习案例 / 100   附录:中医药医籍参考书目 / 101     一、精读典籍 / 101     二、专科医籍 / 101     三、其他医籍 / 102 第七章医事制度 / 104   第一节  卫生方针政策 / 104     一、我国卫生工作方针的形成 / 104     二、我国卫生工作方针的基本内容 / 105   第二节  现行医疗体制基本情况 / 106     一、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 106     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106     三、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 107     四、医疗保障体系 / 108     五、产业发展体系 / 108   第三节  卫生机构 / 109     一、卫生行政机构 / 109     二、卫生事业机构 / 111     三、群众卫生事业机构 / 113   第四节  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 / 113 第八章展望中医/ 116   第一节  主要成就 / 116     一、中医药战略地位 / 116     二、中医理论成就 / 117     三、中医临床成就 / 118     四、新时代近十年中医药工作主要成就 / 121   第二节  发展趋势 / 122     一、《“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概述 / 123     二、“十四五”期间中医药发展十大重点任务 / 123 主要参考书目 / 12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