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一城繁华半江河:叶辛小散文

一城繁华半江河:叶辛小散文

  • 出版社: 上海远东
  • 作者: 叶辛 著
  • 商品条码: 978754762023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叶辛近年来散发于巜人民日报》巜光明日报》巜新民晚报》巜贵州日报》及巜上海滩》杂志以及新创作的散文随笔60多篇,经过分类,精心集选。以上海人的视角观照上海和贵州,以贵州人的视角观照贵州和上海。以老上海人的视角看世界,纷纷扰扰、精彩纷呈的大千世界又给了作家何种体验何种感受何种感想,作者在《我的处女作》《一城繁华半江河》《上海人的牙膏》《贵州茶》《等的就是这场雪》《北京的烤鸭和片皮鸭》《如何是西湖》等等文中娓娓道来,或平缓或惊艳,读者在文中细细品味,或感同深受或茅塞顿开。作者拍摄的照片又使本书锦上添花,互为补充,是一本“万花筒”,是作者又一本崭新的力作。
作者简介
叶辛,著名作家。1996年至2021担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出版作品160多部。他的《孽债》《蹉跎岁月》《客过亭》被喻为“知青三部曲”。出版多部作品分获国内外各项大奖。
目录
序 / 001 上海开埠的话题 / “上海之根”与“上海之源” / 外滩之名缘何而来 / 百年之前的上海弄堂 / 从“棚棚摊”到风情街 / 上海性情 / 上海婚俗的演变 ——只有一件事没有变 / 光荣的工人阶级 / 上海滩的资本家 / 复杂而微妙的职员群体 / 我眼中的小业主 / 隐退的留声机和唱片 / 演变中的上海年俗 / 舌尖上的开放:上海的“吃” / 四时茶食演变而来的江南糕点 / 阳春面为啥不鲜了 / 上海味道:从“鲜”到多样化 / 上海的家常菜 / 上海的“茶” / 上海的钢笔 / 上海的桥 / 上海的牙膏 / 上海的门牌号 / 苏州河更亲了 / 黄浦江更近了 / 上海的酒 / 眷恋上海的味道 / 黄芽菜烂糊肉丝 / 徐汇滨江新景观 / 话说徐家汇和卢家湾 / 上海的房子 / “新上海人”二三事 / 也谈杜月笙 / 收藏也是志向 / 动物园与植物园 / 高桥的糕点 / 过日子的上海人 / 董酒与上海 / 上海菜肴“三级跳” / 一城繁华半江河 ——上海的河 / “上海人”缘自何时? / 上海“知青”这一代 / 从1978年出发 / 宅在12号楼家中的日子 / 奥巴马狮子头 / 从“天福大包”讲起 / 从北京烤鸭和片皮鸭说开来 / 书院的外灶风光 / 消失在上海滩上的两种人力车 / 从“三转一响”谈起 / 我的处女作 / 写作和喝茶 / 送锦涛去西藏 / 从收入看今昔 / 稿酬的恢复和放开 / 从少女到老外婆 / 餐桌上的巨变 / 兰兰和蕙蕙 / 高桥仰贤堂 / 阿培的游兴 / 《孽债》里的里弄生产组今何在 / 上海的弄堂和小区 / 正在淡出的记忆 / 演变中的上海 / 佛跳墙的题外话 / 贵州茶 / 四球古茶在山乡 / 神奇的老鹰茶 / 呼唤情侣的“勒尤” / 遵义:新旧交汇的红色古城 /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 天台山和《圆圆魂》 / 苗寨硐口 / 春天的茶讯 / 茶叶与帝国 / 喜人的茶讯 / 过口难忘遵义茶 / 脱贫攻坚在瑶乡 / 旅游也是一种“扶贫” / 到最远的瑶寨过夜 / 悬崖下的村庄 / 等的就是这场瑞雪 / 为何是西湖 / 源自砂锅寨的另一副目光 / 犹如打开一扇门 / 三关六码头 / 南社成员的职业 / 《晚秋情事》余言 / 我登上了“中华文化”方阵彩车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