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国家低碳创新体系

国家低碳创新体系

  • 字数: 247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陆小成|
  • 商品条码: 978752281853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3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低碳创新观的社会建 构,应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为重要导向,实施低 碳创新驱动战略,构建低碳创新型国家,制定低碳 产业发展规划,构建低碳创新型经济;培育低碳创 新社会氛围,构建低碳创新型社会;营造低碳创新 文化环境,构建低碳创新型文化;强化生态环境技 术创新,构建低碳创新型生态环境。面对人口,资 源,环境等问题,区域低碳创新成为区域发展的重 要手段。本文从生态文明的视角,首先分析了区域 低碳创新的内涵阐释,然后以武汉都市圈为例构建 了区域低碳创新体系,最后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及实 践路径。本书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提出构建国 家低碳创新体系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绿色低 碳发展的重要举措。
作者简介
陆小成,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情调查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秘书长。2008年中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毕业,2010年清华大学博士后出站。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公共治理、低碳创新、首都发展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民政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社科基金、北京社科联等课题30余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等课题40余项。已出版专著13部。成果获省部级领导批示6个,在三报一刊上发表理论文章2篇。在《中国行政管理》《社会主义研究》《科学学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城市发展研究》《中国科技论坛》《科技进步与对策》《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统计与决策》《科学管理研究》等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分析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五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六节 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生态文明理论 第二节 生态经济理论 第三节 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理论 第四节 低碳经济理论 第五节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第三章 国家低碳创新体系的内涵阐释与战略意义 第一节 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国际共识 第二节 低碳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与创新驱动的题中之义 第三节 国家低碳创新体系:基于低碳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拓展 第四节 国家低碳创新体系构建的战略意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家低碳创新体系的结构要素与动力机制 第一节 国家低碳创新体系的结构要素 第二节 国家低碳创新体系的结构-功能框架 第三节 创新驱动与低碳发展的耦合:内在逻辑与动力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家低碳创新体系建设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美国经验:重视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第二节 英国经验:制定低碳转型计划 第三节 德国经验:低碳能源转型计划 第四节 意大利经验:绿色证书制度和能源一揽子计划 第五节 日本经验:采取低碳社会行动计划 第六节 发达国家低碳创新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家低碳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企业层面:创新主动性不强,低碳创新能力不足 第二节 政府层面:低碳创新政策不完善,体制机制有缺陷 第三节 大学与科研院所层面:低碳知识创新能力弱 第四节 中介服务机构层面:创新服务链缺环严重 第五节 社会公众层面:低碳创新参与不足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生态文明的国家低碳创新体系建设路径 第一节 政府层面: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实施国家低碳创新工程 第二节 企业层面:夯实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低碳创新能力 第三节 大学和科研院所层面:完善科研体制,激发创新活力 第四节 中介服务机构层面:完善低碳创新服务 第五节 社会公众层面:鼓励公众监督,提升创新参与能力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基本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