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感受力的危机 二十一世纪艺术/教育圆桌会议学术文集II

感受力的危机 二十一世纪艺术/教育圆桌会议学术文集II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高世名 主编
  • 出版日期: 2024-05-01
  • 商品条码: 978710023191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8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是“Panel 21”计划继《自我创造的技术》之后出版的第二部学术文集,延续前一部文集较高的学术水准,继续围绕艺术教育与人的发展的主题,以多元化的教育实践和多层次的理论思辨,探讨在面对后网络、全媒体时代里自动化、智能化所导致的人的感受力与创造力衰退的危机的背景下,如何在多元文化主义的语境中建构起新的知识学基础等具有时代意义的艺术/教育议题。
内容简介
21世纪的艺术教育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与机遇。一方面,20世纪以来,在知识分科与实用主义的教育潮流中,专业区分日渐精微。艺术的“智性”力量被重新强调的同时,感性经验与科学实验也愈加分离。在知识创造、社会创新的目标下,同时涌动着“学科化”与“跨学科”两股潮流、两种取向。另一方面,21世纪媒介与技术的迅疾迭代,使知识生产发生巨变;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带来了教育的变革与学习的革命。在“智能”社会的曙光中,多种知识类型的重建、知识向智识的转化、心灵蒙养与社会创造的通达,成为当代艺术教育的新任务。为此,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发起了一个长期计划——“Panel 21:二十一世纪艺术/教育圆桌会议”,旨在引导心灵转向,推动社会更新。本书是“Panel 21”计划的第二本学术文集,邀请全球范围内艺术、哲学、科技、教育等各领域的学者,回应后网络、全媒体时代里自动化、智能化所导致的人之感受力与创造力衰退的危机;共同探讨在当前新的环境与文化生态下,艺术的“教”与“学”,如何超越学院体制与学科分野,重新激发人的感受力与创造力;进而思考,作为一种“心灵事业”的艺术,如何从实践中创生出一种从身心经验而来的感同身受的知识。
作者简介
高世名,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艺术教育及策展实践,倡导人文科技双向会通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有为之学,先后发起“Panel 21:二十一世纪艺术/教育圆桌会议”、“中国艺术教育论坛”(中国艺术院校“院长论坛”)等艺术教育研究平台。近年来,先后策划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术展览30余项,组织大型学术会议40余项;出版《行动的书:关于策展写作》《一切致命的事物都难以言说》《镜子与面具:关于现实与实在的视觉分析》等多部著作,编辑出版“行动之书”“展示文化丛书”“跨媒体艺术丛书”等学术图书30余种。
目录
   序 从去处来:2018“From/To:中国艺术教育的核心现场”中国美院旧金山特展开幕致辞 许江

感受力的危机与艺术教育 高世名

无条件的艺术教育[瑞士]贾可·西塞尔 / 唐晓林 译

以舞者的感性:阿比·瓦尔堡的表演性教学法[德]傅无为 / 卢睿洋 译

自动机[美]史蒂文·亨利·马多夫 / 刁俊春 译

信息公民[美]大卫·乔斯利特 / 李佳霖 译

做标记[美]伊凡·加斯克尔 / 唐晓林 译

事关紧要的元气[越]郑明河 / 刁俊春 译

开放的科幻:开放媒体创作方法论 姚大钧

E世界:希望、文化与人性的融汇[美]劳丽·比夫斯基 / 唐晓林 译

大洋两岸的早期对话 郑胜天

书法感与历史感 洪再新 / 李佳霖 译

感性的无产阶级化[法]贝尔纳·斯蒂格勒 / 陆兴华 译 / 许 煜 卢睿洋 校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