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技术实用教程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技术实用教程

  • 字数: 44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高云、崔艳春
  • 出版日期: 2011-06-01
  • 商品条码: 9787302256175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84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技术实用教程》是采用“工作过程导向”模式规范编写的教材,全书共14章,可分为两大部分:数据库的创建和数据库的管理。《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技术实用教程》的内容组织以关系数据库理论知识为基础,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旨在使学生掌握Microsoft sOL Server 2008的使用和管理。《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技术实用教程》以创建“学生管理系统”数据库为工作任务,具体内容包括设计数据库、创建数据库、创建表、更新和查询记录、T.sQL语言、视图和索引、用户自定义函数、存储过程、触发器、管理数据库安全、各份和还原数据库、导入和导出数据库中的数据。最后一章介绍了学生管理系统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实施,从而完成了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技术实用教程》贴切实际,结构合理,内容丰富,操作方便。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技术实用教程》作为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的入门类教材,既可以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等级考试、职业资格考试或认证考试等各种培训班的培训教材,还可用于读者自学。
目录
第1章 设计数据库
1.1 工作场景导入
1.2 数据库概述
1.2.1 数据库基本概念
1.2.2 数据库发展历史
1.2.3 数据库系统结构
1.3 需求分析
1.3.1 需求分析的任务
1.3.2 需求分析的方法
1.3.3 需求分析的成果
1.4 概念模型设计
1.4.1 数据模型
1.4.2 概念模型
1.4.3 概念模型设计的任务
1.4.4 概念模型设计的方法
1.4.5 概念模型设计的成果
1.4.6 实体一联系模型
1.5 ‘逻辑模型设计
1.5.1 逻辑模型
1.5.2 关系模型概念
1.5.3 逻辑模型设计的任务
1.5.4 关系模型设计的方法
1.6 物理模型设计
1.6.1 物理模型设计的任务
1.6.2 物理模型设计的方法
1.7 数据库实现、运行和维护
1.8 SOLServer2008简介
1.8.1 SQLServer2008产品性能
1.8.2 SQLServer2008产品版本
1.8.3 SQLServer2008管理工具
1.9 回到工作场景
1.10 工作实训营
1.10.1 训练实例
1.10.2 工作实践常见问题解析
1.11 习题

第2章 创建数据库
2.1 工作场景导入
2.2 SQLServer数据库
2.2.1 SQLServer数据库类型
2.2.2 数据库的文件组成
2.2.3 事务和事务日志
2.2.4 数据存储方式
2.3 数据库的创建与操作
2.3.1 创建数据库
2.3.2 查看数据库
2.3.3 修改数据库
2.3.4 删除数据库
2.4 文件组及其创建与使用
2.4.1 文件组
2.4.2 创建文件组
2.4.3 使用文件组
2.5 回到工作场景
2.6 工作实训营
2.6.1 训练实例
2.6.2 工作实践常见问题解析
2.7 习题

第3章 创建和管理表
3.1 工作场景导入
3.2 数据类型
3.2.1 SQLServer数据类型
3.2.2 用户定义数据类型
3.2.3 创建用户定义数据类型
3.3 表的创建与操作
3.3.1 创建表
3.3.2 在表中录入记录
3.3.3 修改表
3.3.4 删除表
3.4 数据完整性
3.4.1 数据完整性及其分类
3.4.2 PRIMARYKEY约束
3.4.3 UNIQUE约束
3.4.4 DEFAULT定义
3.4.5 CHECK约束
3.4.6 FOREIGNKEY约束
3.5 回到工作场景
3.6 工作实训营
3.6.1 训练实例
3.6.2 工作实践常见问题解析
3.7 习题

第4章 插入、更新和删除记录
4.1 工作场景导入
4.2 插入记录
4.2.1 插入单个记录
4.2.2 插入多个记录
4.3 更新记录
4.3.1 简单更新记录
4.3.2 使用子查询更新记录
4.4 删除记录
4.4.1 简单删除记录
4.4.2 清空记录
4.4.3 使用子查询删除记录
4.5 回到工作场景
4.6 工作实训营
4.6.1 训练实例
4.6.2 工作实践常见问题解析
4.7 习题

第5章 查询
5.1 工作场景导入
5.2 简单查询
5.2.1 结果集字段列表
5.2.2 查询的筛选条件
5.2.3 结果集格式
5.2.4 分组汇总
5.3 多表连接
5.3.1 表的别名
5.3.2 内连接
5.3.3 外连接
5,3.4 交叉连接
5.3.5 自连接
5.3.6 多表连接
5.4 子查询
5.4.1 子查询用做单个值
5.4.2 子查询用做集合
5.4.3 相关予查询
5.5 回到工作场景
5.6 工作实训营
5.6.1 训练实例
5.6.2 工作实践常见问题解析
5.7 习题

第6章 使用T-SQL语言
6.1 工作场景导入
6.2 T-SQL语言
6.3 T-SQL语法要素
6.3.1 标识符
6.3.2 数据类型
6.3.3 常量
6.3.4 变量
6.3.5 运算符
6.3.6 表达式
6.3.7 函数
6.3.8 注释
6.3.9 保留关键字
6.4 T-SQL程序
6.4.1 控制流
6.4.2 批处理
6.4.3 脚本
6.5 错误信息处理
6.5.1 TRYCATCH
6.5.2 @@ERROR系统函数
6.6 事务
6.6.1 事务的概念及其属性
6.6.2 事务的分类及其使用
6.7 回到工作场景
6.8 工作实训营
6.8.1 训练实例
6.8.2 工作实践常见问题解析

第7章 使用视图和索引优化查询
第8章 用户自定义函数
第9章 存储过程
第10章 触发器
第11章 管理数据库安全
第12章 备份和还原数据库
第13章 导入和导出数据库中的数据
第14章 学生管理系统案例
附录各章 习题参考答案
摘要
    第一范式是指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同一列中不能有多个值,不能存在两条记录具有接近相同的各属性值。在任何一个关系数据库中,第一范式是对关系模式的基本要求,不满足第一范式的数据库就不是关系数据库。例如,学生信息表包含学生编号、学生姓名、班级编号和联系方式,其中联系方式不能将电话、地址和邮编这3类数据合在一列中显示,解决的方法是在学生信息表中设置电话、地址和邮编3列,分别保存这3部分数据。一个学生的记录只能对应于学生信息表中的一条记录,不能有两条记录同时对应于一个学生。
     第二范式建立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上,即满足第二范式必须先满足第一范式。第二范式要求实体的属性接近依赖于主码,即不能存在仅依赖主码一部分的属性。如果存在,那么这个属性和主码的这一部分应该分解形成一个新的实体,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第二范式其实就是非主属性,不能部分依赖于主码。例如,成绩表包含学生编号、课程编号、成绩、学生姓名、班级编号,主键是学生编号和课程编号。但是,学生姓名和班级编号属性可以由学生编号属性推知,因此成绩表的结构不符合第二范式。这样设计的表在使用中有很多问题,插入一个学生的所有课程成绩将反复插入该学生的基本信息,如果删除该学生的所有课程成绩将导致删除该学生的基本信息,如果该学生的基本信息有变化又需要将其所有的成绩记录进行更新。为了解决数据冗余和重复操作的问题,可以将其中的学生编号、学生姓名和班级分解出来,形成学生信息表,原有的成绩表保留学生编号、课程编号和成绩。这样调整可使得两个表均满足第二范式的要求。
     第三范式建立在第二范式的基础上,要求一个数据库表中不包含在其他表中已包含的非主码信息,即第三范式就是属性不依赖于其他非主属性,也就是不存在传递依赖。例如,班级信息表包含班级编号、班级名称、系名称、系简介,主码是班级编号。如果插入同一个系的两个班级的信息,将产生两条记录,其中系名称和系简介接近一样。其实,同一个系的系名称和系简介是一样的。这样又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冗余。可以添加系信息表,系信息表包含系编号、系名称、系简介,主码是系编号,在班级信息表中删除系名称和系简介,添加系编号。这样使得数据库满足第三范式的要求。
     BCNF是指关系模式的所有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该关系模式的任何候选码,或是每个决定因素都包含码。第一范式到BCNF的4种范式之间有以下关系:BCNF高于第三范式高于第二范式高于第一范式。
     综上所述,规范化目的是使结构更合理,消除存储异常,使数据冗余尽量小,便于插入、删除和更新。在对关系模式进行规范化时,必须遵从概念单一化原则,即一个关系模式描述一个实体或实体间的一种联系。规范化的操作方法是将关系模式分解成两个或多个关系模式,分解后的关系模式集合必须保证不会丢失原有关系的信息。实际操作时,并不一定要求全部模式都达到BCNF,有时故意保留部分冗余便于数据查询。
     (3)优化关系模式,定义数据完整性、安全性,评估性能。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